在徐汇区斜土街道一个仅有数百户居民的小型社区——申晖小区,居民楼前格外整洁的垃圾库房引人注目。这里有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设施、温馨的便民配置,以及居民自觉分类的文明新风。
斜土街道以文明创建示范点建设项目为抓手,完成了对申晖小区环保实践点升级改造,打造为“五精”(精品示范、精准分类、精良设施、精细管理、精彩文化)精品示范居住区,整洁智能的垃圾库房正是小区精细化、智能化垃圾分类的实践缩影。
申晖小区垃圾库房
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申晖小区便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构建起“党支部牵头、业委会协同、居委会联动”的高效治理机制。日五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小区组建了由业委会主任、党员、积极分子组成的“绿色督导队”,经专业培训后每日定时值守垃圾库房,手把手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刚开始也有居民不理解,但督导员们一直耐心解释,还帮老人破袋分拣。”居民王阿姨回忆道。
垃圾分类宣传
申晖小区的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多个环节。源头宣教方面,小区通过宣传海报、电子屏营造浓厚氛围,更将租客、家政人员纳入专项培训,确保新老住户人人皆知。小区党员、楼组长组成的宣讲队定期入户,用方言和案例讲解分类知识。
分类垃圾桶配置上,小区根据居民需求科学调整四分类的容器比例,增设有害垃圾精细化分类收集箱,并设置“沪尚回收”标准化服务点,提供有偿回收、现场结算服务。“以前可回收物只能堆在家里,现在下楼就能卖钱,大家积极性更高了。”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居民正在进行垃圾分类
小区还积极组织“小手拉大手”活动。寒暑假期间,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卫士”,参与垃圾分拣实践。“看到垃圾库房工作的阿姨们弯腰清理混投垃圾,孩子回家就盯着我们改习惯,说‘不能让阿姨太辛苦’。”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
如今,申晖小区居民分类准确率超98%,“绿色生活”已成为社区共识。
除了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效能,智能垃圾库房的运行同样离不开高科技的赋能。走进申晖小区的垃圾库房,非接触式感应投放口自动开启,内嵌式排风扇和自动喷淋除臭装置持续运转,杀虫灯在角落静静守护,确保无异味、无蚊虫。“以前扔垃圾要捂着鼻子跑,现在像进便利店一样干净!”居民张阿姨的感慨,道出了改造带来的质变。
垃圾库房智能监管系统
这一改变源于区文明办对文明创建示范点建设项目的支持。申晖小区严格对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要求》等标准,投入资金更新库房设施。新增的智能监管系统更是“硬核”:通过AI识别技术,系统能精准捕捉小包垃圾落地、桶满溢、湿垃圾混投等现象,并自动生成整改任务,接入“一网统管”平台形成闭环。“科技帮了大忙,我们工作也更轻松了。”志愿者陈伯伯说。数据显示,系统运行以来,小区垃圾分类实效始终保持在95分以上,处于优良水平。
“申晖小区虽小,但垃圾分类实践蕴含着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大逻辑。”斜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区以“五精”为蓝本,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共识、科技赋能破解监管难题、硬件升级改善体验,将冰冷的法规转化为有温度的邻里互动。
记者:解景昇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