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已到
夏意却没有停止的意思
今天一早
不少人在通勤路上就看到了高温预警
今天8时2分
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预计全市今天的最高气温将超过35℃,请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做好防暑防晒工作。
下午,上海更新高温预警!
上海中心气象台
13时54分更新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为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预计中心城区、浦东今天的最高气温将超过37℃,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更新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请注意防范强高温对工农业生产、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确保生产、消防、用电等方面的安全。
9时30分
@中国天气 发布消息:
将成为今天高温核心区的上海和浙江
部分地区的气温就已经来到35℃左右了
霸榜全国气温榜
上海徐家汇更是已经达到高温
体感温度甚至超过40℃
网友纷纷表示:
“热得早饭都没胃口”
“口袋里的巧克力都化了”
@中国天气 统计1961年以来气象大数据发现,历年夏季六节气(立夏至大暑)期间,最热的前10个年份均在1999年及以后。今年立夏至大暑期间,全国平均气温达到21.15℃,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天气趋势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上海双休日多云为主,局部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仍较高,最高气温在35~37℃。
周日夜间至下周一受切变线影响,申城将有一次较为明显的降水天气,雨水影响下,最高气温下降至32℃附近。
下周二起副热带高压再度加强,受此影响,高温苗头又将出现。
台风动态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 Podul,名字来源:朝鲜;名称意义:一种在城乡均有种植的树,闷热天气时人们喜欢在其树荫下休息聊天)于今天早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上午8点钟位于台湾省花莲市偏东方大约2520公里的洋面上。预计,“杨柳”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转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并向台湾以东洋面靠近。
@中国天气 首席气象分析师@weatherman_信欣 分析称,由于台风北侧的副热带高压维持带状,“杨柳”总体路径或将是西行奔向我国,13日之前对我国无影响,13日以后要密切关注。而且“杨柳”个头小,强度上限有可能达到超强台风水平。但由于“杨柳”还处于初生阶段,预报不确定性大,再等两天形势会逐渐明朗,大家继续留意最新预报。
高温天气里,
不少人戏称“这条命是空调给的”。
但空调如果使用不当,
可能引发呼吸道、心脑血管等问题!
如何既能享受清凉,又避免健康风险?日前,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疾控局、市爱卫办主办,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出
“上海健康播报”健康提示
,教大家夏日“善用”空调,让凉爽与健康兼得!空调使用,记住“三不”原则
■ 不要一直对着吹
冷风直吹,会导致肌肉痉挛(如“落枕”)、关节疼痛,甚至引发面瘫。因此,建议调整空调出风口方向,避免直吹头部、颈部和腰部;使用空调挡风板,或设置为“摇摆模式”。
■ 不要把温度开得太低
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引发头痛、血压波动,且增加耗电量。因此,建议空调温度设定在26℃—28℃(人体最舒适范围);夜间睡眠时可启用“睡眠模式”,温度自动升高1℃—2℃,避免着凉。
■ 不要全天紧闭门窗
密闭空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容易滋生病菌,可能引发头晕、呼吸道感染。因此,建议每开2—3小时空调,开窗通风15分钟;清晨或傍晚室外温度较低时,可关闭空调,开窗通风,使用风扇。
守护健康,收好“注意”事项
■ 从户外进入空调房
注意给身体一个“缓冲期”。因为突然的冷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可能诱发心血管等疾病。进门后先擦干汗,在非直吹区域休息5分钟,再逐步调低温度。
■ 老年人使用空调
注意降温同时别忘“保暖”。老年人的代谢慢,建议空调设定温度不低于28℃,穿薄长袖衣裤;夜间盖薄毯,避免腹部受凉而导致腹泻。
■ 空调房里有“隐形杀手”
注意预防干燥与病菌。注意做好加湿,开空调时可放一盆水或使用加湿器(湿度保持在50%—60%);同时别忘清洁,每月清洗滤网1次,避免霉菌、尘螨等引发过敏。
把握“细节”,夏日更加舒心
■ 细节一:空调+风扇=省电又舒适
风扇促进冷空气循环,可将空调温度调高1℃—2℃,既节能又舒适。
■ 细节二:短暂外出不必关空调
频繁开关更耗电,若外出时间<1小时,调高温度比关闭更划算。
■ 细节三:这些时候最好别开空调
洗澡后、大量出汗时,可以先用毛巾擦干身体,避免寒气入侵;雨天潮湿时,需要先开“除湿模式”再制冷,避免室内霉味。
空调房必备健康小贴士
一条披肩:可以保护肩颈。
一双薄袜子:“寒从脚下起”,穿薄袜子有助预防感冒。
一杯温水:空调房可预防脱水。
一盆绿植:如虎尾兰等,可辅助净化空气。
今日话题
空调虽好,也不可从早吹到晚
适当出出汗有益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