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破题:新生老城的民生期待
头桥曾是知名的“家具之乡”,后因环保等问题经壮士断腕式整治。经历产业转型的阵痛后,随之遗留了诸多问题,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配套服务缺失,不同主体间的矛盾也来了。“街道成立后就是要积极地回应民生。”沙成禹介绍道,通过领导班子实地走访、快速推进滞后项目、系统谋划民生工程,切实让群众感受到“街道成立带来的新变化”。
在“快办事”的同时,头桥街道更注重“谋长远”,聚焦辖区老龄化程度高、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实际,系统规划一批民生项目。创新提出“服务+空间”双层治理概念,打造多元化社区服务载体。
产业焕新:用心用情助力企业迈向“新生”
“我们的北面是张江,生物医药是它的主导产业,东面是临港产业区,生物医药也是它的重点发展方向。我们东方美谷也一样。”沙成禹介绍,如今产业赛道悄然转向,天然的区位优势使得头桥街道能够享受“临港政策+奉贤资源”双重赋能,距临港核心区仅15公里,可承接部分产业溢出。“希望下一步能够依托这样的行业链群,引进相关的产业,打造一个绿色复合材料包装的综合体,让头桥产业的未来能够进一步发展!”
企业难题就是街道考卷,“刚开始做出口贸易的时候,有一家企业冒用我司品牌跟商标出海,这个过程中因为有客户给我们反馈。头桥街道的营商办也是第一时间联系到我们了解情况。”上海富士电梯副总经理季磊分享,除了企业遭遇海外商标侵权后,营商办“第一时间介入”帮助维护权益外,针对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成本痛点,街道主动出击推送商务部境外参展补贴政策,更是提供了“行走的办公室”贴身服务,全程指导申报流程。季磊现场点赞:“这里是我们拓展海外市场的桥头堡。”
田野间同样涌动科技浪潮。蔡家桥村的AI智慧农场内,传感器精准调控温光水肥,而让上海又观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徐俊烦恼的是,“产量上来了,但销售卡住了。”沙成禹现场回应,街道也正在探索农业跨领域合作机会,希望引入AI技术等创新手段跨界联动,形成“种源农业+文旅农业+特色农业”差异化品牌,寻求合作共赢,让“智慧菜篮”装满市民餐桌。
民生呼应:危桥改造背后的治理温度
访谈现场,外场记者提出:头桥中路跨奉新港桥年久失修,威胁居民安全。沙成禹回应道,这个问题困扰街道已久,据悉该桥承载力有限,又因桥梁单独审批,故暂设桥墩保障通行安全。经街道与交通、水务等部门及市级单位多次协调、专家论证,最终在平衡河道蓝线规划、居民拆迁等复杂因素后,确定“科学改造”方案。沙成禹现场承诺:“已规划拆除重建,预计12月竣工通车!”
未来,头桥街道将持续以“紫藤花开”的活力与韧性,立足头桥从“乡”到“街道”的历史积淀,把企业和百姓需求放在首位,既破解“配套服务”“周边环境”等民生细节,又谋划长远发展,让头桥成为“花团锦簇、安逸温馨”的幸福家园,激活“人杰地灵”的文化基因,重塑头桥人的身份认同与自豪感,擦亮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金名片。
记者:钱子欣 陈嘉安
见习记者:阮晓芸
编辑:何海丹
•end•
往期精彩回顾
电网“强筋骨”,抢修“静悄悄”!奉贤供电多措并举迎战高温“大考”
家庭医生顶烈日上门,守护高龄老人安然度夏
已续杯!金海街道这杯咖啡的“善”意循环撬动了大温暖
“桃气”暴击!奉贤黄桃节暨奉贤供销市集农产品进市区活动空降徐汇,这波「鲜」锋操作太会玩!
“荷”你有约,奉贤新城的夏日限定浪漫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