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得不穿越到某一个朝代来创业,你会选择哪个朝代?我个人建议穿越到宋朝。”
7月26日,宋史研究学者、知名历史作家吴钩在“为什么要跟孩子讲述大宋文明”的活动现场,与读者分享了这一“穿越指南”。他认为:“宋朝人的生活方式跟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加接近。”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吴钩老师的讲述,重看《清明上河图》,回到宋朝人的日常生活。
01
宋朝就出现了计件工资
小竹签体现大智慧
吴钩:在《清明上河图》的开端,城外郊区有一家商店,卖的是石炭。“石炭”是宋朝人对煤的称呼,这个细节反映了当时在北宋东京城里,煤已经成为一种日常商品。
图片来源:吴钩老师
从图上卖煤的商店往城里走,就会看到一个码头。这是汴河的码头。汴河是东京城外最为繁华的水道,粮食和其他物资都是通过汴河运到东京,所以汴河上的码头非常繁华。我们可以看到码头上有一些搬运工人,还有一位老汉,他手里拿了一根竹签,正在向工人发竹签。这其实是一种计酬的方式,也就是说这些工人每搬运一袋货物,这个老者就给他发一根竹签。搬完之后,工人就凭借手里面有多少根竹签来领工资。这种计件工资的做法操作起来非常容易,多劳多得,也是古人智慧的体现。
画面中央的老汉正在向搬运工人发竹签
图片来源:吴钩老师
02
宋朝的酒店也分不同等级
看门口的广告就知道
吴钩:宋朝不管是大的酒楼还是小的酒楼,几乎都会用到三种广告形式。一种叫酒旗,这是最简单的广告形式,在乡村小店里可能没有其他的广告形式,但是门口可以插一根竹竿,挂一面酒旗,就表示这里有个酒店了。
第二种形式是用竹子或者木头搭建起来的高大的彩楼,叫做“彩楼欢门”,一般大型酒店都会这么做。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
左图来源:上海图书馆藏《东京梦华录》
明弘治十七年刻本
右图来源:吴钩老师
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看的是,这家酒店下面有一个写着“十千脚店”的“灯箱”广告。脚店是宋代东京城里的酒店类型之一。东京城所有的酒店分为两大类,一类叫正店,一类叫脚店。一般来说,正店是大规模的、很豪华的,脚店是比较小型的,装修会简单一点。但最本质的区别是正店有酿酒权,脚店没有酿酒权,脚店所卖的酒是从正店那里批发来的。
图片来源:吴钩老师
宋朝不管是脚店也好,正店也好,都会做灯箱广告。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晚上要营业。到了晚上,灯箱广告里面的蜡烛或者火把会点燃,在黑暗中不但会放光,而且特别吸引人。背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宋朝没有宵禁制度,宋朝人的夜生活很丰富。如果我们去看明清画家画的《清明上河图》,会发现里面也有酒旗的广告,但是没有灯箱广告了,因为明清时候是有夜禁制度的。
03
宋朝人热爱下馆子
也爱点外卖
吴钩:《清明上河图》画的最多的建筑物是什么呢?有研究者统计过,画的最多的建筑物是酒楼饭店。这跟文献的记载也是吻合的,《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当时东京城里到处都是吃饭的地方。因为饭店太发达了,所以当时的东京人就有一个生活习惯,中午的时候他们都不习惯在家做饭吃,而是点外卖或者到饭店里吃。
图片来源:吴钩老师
我们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图》里,有一家酒楼的门口,有一个送外卖的伙计。我们现代人要点外卖很容易,有手机和专门的APP。但宋朝那个时候没有手机APP,没有网络,怎么点外卖呢?
宋朝流行点外卖的方式是通过跑腿,只不过那时候不叫跑腿,叫“闲人”。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都有一批活跃的闲人,他们给人跑腿送信、送快递、点饭。你想点外卖,打开大门,说不定门口就有几个跑腿在等着你,你向他们招招手:“喂,小哥过来,帮我到哪家饭店,按照我指定的菜单把菜品买回来。”他就非常乐意帮你跑腿,你只要给他一点小费就可以了。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
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踏纸寻宋 风雅一夏”上图发布/世纪火种“宋文化”周末,优雅来袭!
在听吴钩老师讲述宋朝人的日常生活之后,你是不是还觉得意犹未尽?这个周末,6场大宋主题活动重磅来袭,来自全国各地与宋文化息息相关的学者、作家、非遗技艺传承人将在上图东馆齐聚一堂,为广大读者带来高质量的讲座、对谈及体验活动,趁着上海图书馆“千年之约”系列活动还在举行,一起来上图过一个“宋”浓度超标的周末吧!
主办单位:上海图书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承办机构:上海图书馆“上图发布”品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世纪火种”阅读推广办公室
01
宋式家具文脉与当代生活
主讲人:邵晓峰(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教授、博导)
活动时间:8月9日(周六)10:00
活动地点:东馆7楼研讨室7-03
长按识别二维码预约活动
02
《宋刻全本金石录》新书分享会
主讲人:陈红彦(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原馆长、中国社科院大学研究生导师)
活动时间:8月9日(周六)15:30
活动地点: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长按识别二维码预约活动
03
《清明上河图》里的宋代生活
主讲人:杜恩龙(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西方出版研究所所长)
活动时间:8月10日(周日)10:00
活动地点: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长按识别二维码预约活动
04
用木版水印视角读宋画
主讲人:孔妮延(朵云木版水印勾描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活动时间:8月10日(周日)10:00
活动地点:东馆7楼研讨室7-03
长按识别二维码预约活动
(亲子场,一大一小共30组)
05
宋代城市商业与文化艺术成就
主讲人:陈季冰(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
活动时间:8月10日(周日)13:00
活动地点: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长按识别二维码预约活动
06
踏寻形象的宋史:
以《水浒寻宋》与《插图大宋史》
为中心
主讲人:虞云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
活动时间:8月10日(周日)15:30
活动地点: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长按识别二维码预约活动
近距离直面大咖的机会就在这个周末,现场参加活动福利多多,凭活动预约凭证可加盖全新千年之约宋韵四雅主题套色章(活动限定版)!
注意:活动开始前,凭本场活动预约信息可在签到处加盖全新千年之约宋韵四雅主题套色章(活动限定版)。
“踏纸寻宋 风雅一夏”主题书单上新啦!参加分享会之余,欢迎来翻阅~
本周末沉浸式吟诵剧场
展览期间(4.23-8.31),“穿越回来的宋人们”将在每周末和节假日14:00和15:00各带来一场沉浸式吟诵剧场,每场持续演绎半小时,一起看下8.9(周六)、8.10(周日)的演员阵容吧!
本周末为沪语吟诵专场哦!
朱翔龙(周日)
吟诵篇目:
苏轼《定风波》
曹蓓蔚(周六、日)
吟诵篇目: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刘莉萍(周六、日)
吟诵篇目: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徐建青(周六、日)
吟诵篇目:
苏轼《蝶恋花·春景》
许建忠(周六、日)
吟诵篇目: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张松颖(周六、日)
吟诵篇目:
李清照《声声慢》
徐雯俊(周六)
吟诵篇目:
苏轼《定风波》
沪语指导:
丁迪蒙
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沪语和海派文化传承者
展
览
信
息
“千年之约·梦华游”主题沉浸展
地点: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
日期:2025.4.23-8.31
9:00-17:00
(每周一维护,不开放)
开放时间请参考上海图书馆东馆开放时间
往期回顾:
来上图与苏轼一起,“作个闲人”
宋人也忍不住熬夜?逛“州桥夜市”的正确姿势来啦!
穿越千年,一秒出片丨赴一场你和TA的宋式之约
部分图片文字整理自吴钩老师讲座现场
图文编辑:莫思怡
审稿:夏磊 赵翰露
签发:林峻
点此查看
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开放时间
具体区域开放时间详见下表
(国家法定节假日另行公告)
点此查看
上海图书馆东馆开放时间
具体区域开放时间详见下表
(国家法定节假日另行公告)
点此查看
徐家汇藏书楼开放时间
暂停开放(修缮中)
预约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上海图书馆微信公号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
预约服务
预约系统操作指南
1、进入小程序以后,请点击首页右下角“我的”前往登录,使用手机号或读者证号登录,没有读者证的读者可注册进入。
2、各类展览讲座等活动,读者请通过“上海图书馆微信小程序”点击“活动预约”报名参加。
3、选择东馆参观导览的读者,请点击“参观预约”;需要使用东馆三楼阅读广场座位的读者,请点击“座位预约”。所有活动需凭预约码参与,点击首页“我的预约”即可查看预约码。所有展览及展示无需单独预约,入馆即可参观。
东馆预约注意事项
1、如需取消预约,“活动预约”请在活动开始前4小时取消;“参观预约”“座位预约”可在预约过期前随时在“我的预约”中取消。
2、“活动预约”请在活动场地内找到签到馆员进行手机扫码签到;“座位预约”请至东馆三楼预约好的座位上扫码签到;预约开始时间的前后30分钟可以签到。
3、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签到的会记录一次违约,满违约三次记录的将在30天内无法使用预约系统。
4、未成年人读者如需使用“活动预约”、“参观预约”和“座位预约”,需要单独预约。
电话咨询
021-64455555
东馆咨询:转81037分机
淮海路馆咨询:转62000分机
徐家汇藏书楼咨询:转66808/66803分机
入馆须知
1、入馆读者请按指示牌或听从工作人员安排,遵守馆内秩序。
2、谢绝读者携带各类食品和有色饮料入馆。
点击图片查看淮海路馆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