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立秋养生宜平补,切勿盲目“贴秋膘”

转自:徐汇通 2025-08-07 12:43:51

今天(8月7日)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此时自然界中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根据中医理论和经验,立秋养生应以养收为原则,贵在滋阴敛阳。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即在立秋这天进补高油、高脂肪食物,“以肉贴膘”。然而随着现代社会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贴秋膘”。

立秋过后,很多“苦夏”、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的人,食欲逐渐好转,人们大都有贴秋膘的习惯,一方面补充夏季的亏空,另一方面增强体质抵御寒冬,这顺应了中医“秋收冬藏”的季节特点。然而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不同于古人,日常饮食已经可以保障人体摄入足够的脂肪、蛋白质和营养。盲目“贴秋膘”,过度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可能会增加肥胖、高脂血症的发生风险。

徐汇区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贞建议,将立秋进补分三步:

先清后补、调理肠胃。盛夏湿热积聚易导致脾虚湿困,此时直接大补可能加重负担,可以用薏米、赤小豆等利湿食材补脾祛湿,也可用白扁豆煮粥温和化湿。

平补调和、滋养气血。采用“平补法增强体质而不滋腻,动物蛋白推荐鲫鱼豆腐汤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或莲子百合炖鸭滋阴润燥,烹饪方式以清蒸、炖煮为佳。药食同源配伍可选择“黄芪+山药提高抵抗力,适合易感冒人群,“枸杞+银耳改善秋燥引起的眼干、口干和皮肤紧绷,“百合+甜杏仁养肺阴预防秋季呼吸道不适。

结合体质、个体化调整。要根据个人体质灵活调整食谱,湿热体质者不宜多吃辛辣、油腻食物,推荐苦瓜、绿豆芽、莴笋、鸭肉等食材;需要体重管理的人群多有痰湿,盲目进补很可能会把“贴膘”变成“积食”,推荐陈皮薏仁粥、萝卜鲫鱼汤等食材,茶饮可选炒山楂、荷叶等;脾胃素虚者忌食生冷瓜果,推荐姜枣小米粥、莲藕山药粥等。

此外,要做到作息规律、适度运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中医为患者把脉,根据个人体质灵活调整食谱

“贴秋膘”是养生智慧,但需结合现代人体质科学调整。市民可前往中医健康管理门诊选择适用于立秋节气的中医适宜技术,如注重祛湿调护的烫熨治疗、中药热奄包和中药涂擦,调节代谢的针灸、穴位敷贴和耳穴压丸等,还有一人一方、内外同调的代茶饮等。合理进补,科学调养,方能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吴会雄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