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星堆青铜文明遇见非遗掐丝珐琅技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杨浦公园党群服务站以“青铜幻彩 珐琅密码”为主题,开展了一场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活动特邀母婴领域自媒体人花卷老师担任党群“一日站长”,带领孩子们共同解密千年工艺密码。
活动现场,花卷老师通过样品演示三星堆青铜大立人的纹样特征,深入浅出地科普了非遗掐丝珐琅“掐丝-点蓝-烧制”的工艺流程,随后邀请孩子们自己动手,体验掐丝珐琅的创作过程。
只见孩子们使用特制铜丝和固色砂料,在书签大小的底板上复刻青铜神茑、青铜大立人、圆头金面具等三星堆经典元素。进入掐丝环节后,有的孩子专注于用镊子弯曲铜丝,细致地勾勒圆头金面具的橄榄形眼眶;有的则小心翼翼地拼接大立人的复杂结构。老师巡回指导时,还不时用小剪刀帮孩子们修剪铜丝长度。
到了点蓝环节,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尝试起了不同的色彩搭配,或是模仿文物原件选用青绿色系呈现青铜质感,或是大胆创新,加入金色砂料点缀。当出现砂料溢出铜丝的情况时,老师便教他们用棉签蘸取清水轻轻吸除多余部分。
活动接近尾声时,有些孩子才刚把三星堆图案的轮廓勾勒完,脸上带着一丝遗憾和不舍,老师则鼓励孩子们回家继续努力完成作品后上传,增强孩子们对自己作品的自豪感。
9岁的参与者柠檬骄傲地展示作品:“我做的这个像博物馆里的太阳神鸟!”其母亲李女士表示:“孩子之前看过三星堆特展,今天就能亲手复刻文物纹样,这种立体化的文化体验比课本生动得多。”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在于党群服务站的“能人站长”机制。作为首位受邀的母婴领域创作者,花卷老师不仅传授技艺,更代表着基层文化服务的生动实践。“让非遗走进日常生活,需要更多跨界力量的参与。”服务站负责人表示,该机制将持续邀请各领域代表人士轮值,打造党群服务新生态。
据悉,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参与者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家长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增进了亲子互动,也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收获了知识与快乐。花卷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激发更多人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并探索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新表达方式。
未来,杨浦公园党群服务站将继续挖掘更多元的文化主题,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参与,推动非遗传承与社区服务的深度融合,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字 | 汤顺佳
编辑| 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