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明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其中,以羊肚菌、赤松茸为主的诸多林下食用菌种植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夏天,竖新镇竖河村首次尝试在林下种植黑木耳,获得了成功。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竖新镇竖河村的林下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码放的黑木耳菌棒静卧林荫之下。走近看,一簇簇肥嫩的黑木耳挂满了菌棒。一旁,采摘工动作娴熟,手指轻捻,成熟的黑木耳便被收入桶中,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作为“家门口的产业”,黑木耳林下种植项目争取到了国家相关补助资金,统一安排村民们做工并按每小时10元支付报酬。
竖河村的公益林面积占总耕地的70%,这两年,村里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在林下栽培赤松茸取得了一定成效。赤松茸的生长期是9月到次年5月,而黑木耳的生长期是6-8月,刚好利用赤松茸收获后的土地闲置期在林下种植黑木耳,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黑木耳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材,在市场上备受欢迎。今年6月,竖河村两委班子经讨论后,决定购入来自黑龙江的黑木耳菌种进行林下种植,并从市农科院引进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在村里一块公益林间进行试种。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管护,目前木耳棒全部成功出耳,迎来了采收期。
据介绍,阴凉湿润的环境特别适合木耳生长,一般在采收后两三天又能出耳,7月中旬头茬采摘后,目前已是第五茬采摘,采摘期可一直持续至8月中旬。后续,村委会将在采摘、晾晒、包装、销售等方面继续探索,打开优质黑木耳的市场销路,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富民增收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记者:郭杨如熠;摄影:邱家蓉(实习)
编辑:陆海华
责编:许聪、顾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