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住宅电梯是高层住户日常出行的必要工具,尤其对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士至关重要,电梯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社区公共安全。
截至2024年底,全区拥有电梯的住宅小区共406个,电梯共2914台,旧电梯比例全市最高,安全隐患日益凸显。为此,区房管局会同区市场监管局与各街道协同发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帮助老旧住宅小区的电梯实现“退休”焕新。
“三驾马车”聚合力,10个月完成12台电梯更新
位于蒙自路上的德福苑小区,建造于2002年,至今房龄已经20多年了。五里桥街道桥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姝磊透露,近几年,小区电梯多次出现故障,给居民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电梯用到一半,突然停了。两台电梯还不联动,早晚乘梯高峰时,居民们等候时间很长。”
当时居委会听说换梯有政府补贴政策,马上跟业委会对接。在2023年年底,在党建引领下,小区“三驾马车”齐发力,先与电梯公司先行沟通,进行实地考察、品牌比价。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动员、7天内完成意见征集,业主大会超90%业主同意更新。
期间,还召开了多轮听证、21场居民议事协调会,对工程费用、施工时序、临时出行方案及施工期间特殊人群关爱等内容进行优化。同时,建立信息反馈渠道,确保换梯全程公开透明,让居民深度参与更新过程。2024年9月,全小区12台换梯全部完成,前后只用了10个月。
整个电梯改造过程零投诉,业主的高度认可及理解,离不开党建引领下“三会制度”的有效推进。“小区电梯换新的了,不够用的非机动车充电设施增加了,邻里之间更加和睦了……”10号楼的马娅飞阿姨看着小区一点一滴的变化,不禁向记者幸福地感慨道。
党建引领增动力,换梯“拦路虎”破解
位于斜土路和保屯路交叉口的百花公寓,也是20多岁“高龄”小区,老旧电梯急需更换。然而,诸多棘手难题扑面而来:目前的物业是托管物业,无权动用维修资金;小区维修资金未达到首期筹集的30%,需进行续筹,但续筹方式未明确,需召开业主大会决议。业主意见分歧较大,续筹期间,居民出资意愿低。
面对着“换梯”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以及大部分居民们想换梯的苦苦诉求,区房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半淞园路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多次与业委会召开协调会,和居民开展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在各方努力下,一系列关键决策在业主大会上顺利通过。《关于十部电梯进行重大修理》《关于选聘永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百花公寓物业服务企业》,决定拟定三菱电梯的报价方案……在一次又一次的业主大会上,这些决定和方案陆续通过,得到了居民们的同意。
方案通过后,维修资金续筹成为摆在业委会面前的最大难题。在党建引领下,居委会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党员、楼组长率先垂范,积极筹集资金,并通过他们广泛宣传动员,辐射带动其余居民。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电梯更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当前,小区1号楼、2号楼、3号楼第一部电梯都已经开工,居民们将用上盼望已久的新电梯。
电梯更新改造,改的是设施,守的是平安。截至2024年底,黄浦区在用住宅电梯2914台,其中2061台使用超15年的老旧住宅电梯已实现了安全评估滚动全覆盖。2013年推进改造至今,黄浦已有166个小区701台电梯完成改造,受益居民约2万多户。
下阶段,黄浦将持续聚焦“愿改尽改、长效管理”两个关键词:一方面,通过社区宣讲、案例展示等方式把政策讲透,用协调会的方式化解矛盾,推动有安全隐患的电梯“早改快改”;另一方面,强化后续监管,用评议会形式督促物业履责,让更新后的电梯长期安全运行。黄浦将通过精细化治理,让居民们“上上下下”更便捷、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