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崇明竖新镇
有一个村子很“宝藏”
一个名为“金油车桥老街市集”的活动
在周末吸引了不少人
摊位上,不仅能买到崇明特产翠冠梨、清水蟹、崇明芦穄,早上还有学生们喜欢的萝卜丝饼、糍饭糕等。长辈们忙着选购应季蔬菜的同时,年轻人在定制的打卡墙前拍照合影,听着复古Disco“重逢80、90年代”。
吸引这么多人的“秘诀”藏在两年前。当时,竖新镇获批成为全国首批、上海首个“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开始探索宜居宜业的乡村新范式。
“崇明老早有个‘四大名镇’的童谣,叫‘金油车桥银堡镇,铜新开河铁浜镇’,市集所在的这个地方就是‘金油车桥’,曾经这里是崇明最大、最热闹的集镇。”崇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峻介绍,正是因为“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让明强村的这条老街重获新生,也让整个村子焕发出了新面貌、新活力。”
每天早晨,村民们喜欢聚在老街一起谈“山海经”,整体环境提升后,即便是夏天也要“雷打不动”来门外坐坐。“感觉‘金油车桥’的味道又回来了,游客看得适意,我们住得适意。”张阿姨告诉记者。
集市旁的建筑是近期刚投入试运营的壹琳书局。这个夏天,咖啡师们将崇明芦穄现榨成汁,推出“芦穄美式咖啡”“竖新奶芦”“芦芦气泡水”等特色饮品,让来村里的游客和返乡的游子眼前一亮。沿街的窗台位拍照绝美,来的游客都说“感觉蛮值的”。
除了咖啡角,这处由老供销社改造的空间里还展示了不少怀旧产品和文创。一台1979年出厂的电吹风,当年的售价要47.5元,还有很多印着单位名称的陶瓷碗、陶瓷盆,老式的冰箱、电视、收音机。墙上的老报纸上写道,这里曾是“上海第一家县级供销联社”,游客们说,这里有着满满的儿时记忆。
据介绍
通过村委会与第三方公司合作
让这里成为既卖柴米油盐
又能看书休闲的
复合功能空间
李峻表示,“好生意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和好的经营,在‘五好两宜’推进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村容村貌的改变是一个方面,如何借提升推进的契机来盘活资源、吸引创客,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也非常关键。”
供销社隔壁,另一个热门地点是1929年中共崇明县委机关旧址陈列馆,这里在2021年成为上海首批红色资源遗址旧址,去年进行了修缮,现在是崇明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于一体的红色地标。
明强村的变化不仅在老街,这两年,村里还加装了100盏路灯、提升了2处林地公园,孩子们很喜欢在水杉树下的木栈道散步玩耍。
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
竖新镇还在“五好两宜”建设过程中
让好风景催生好经济
跃进村就瞄准“宠物经济”赛道,打造了一个以“人宠双向友好”为专属地标的“悦宠·空间”,已经在近期建成开放。一名来自上海市区的游客说,“从网上得知这里有片可以露营的大草坪,还有宠物活动场地。特别是这家咖啡店可以带狗狗进来吹空调。你看,‘毛孩子’们多开心。”
跃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懿介绍,项目改造成功后,可以给村集体增加租金和土地收入。“这笔钱也会用于村里的硬件设施提升,老百姓的福利也会更多,幸福感更强。”
咖啡店旁的一间屋子里不仅可以给宠物洗澡,还设置了猫粮狗粮等宠物用品的展示区域,不远处还有一个可以进行宠物寄养的空间,还能为宠物理发美容,形成一条“萌宠产业链”。李峻表示,通过宠物这个切入口,能带动周边住宿、餐饮、文旅等行业的联动式发展。未来,这里的发展空间很大。
“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是崇明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竖新镇多个村居的“走红”,是崇明全面提升乡村颜值品质,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的一个缩影。形成一批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乡风好,具有辨识度的和美乡村,是未来乡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崇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峻
来源:话匣子
编辑:彭瑶
责编:许聪、彭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