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体育 > 文章详情

20多年积累,申城台球文化随顶级赛事在上海生根发芽

转自:上海体育 2025-08-04 12:21:47

2025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8月3日晚收官,半决赛击败赵心童的凯伦·威尔逊延续良好状态,在决赛中以11比9艰难击败卡特,继2015年后第二次在申城捧起冠军奖杯。精彩赛事让观众大饱眼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将台球和斯诺克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内心。

决赛前,世界职业比利和斯诺克协会主席福泽盛对申城的办赛热情和规格给出高评价,还特别提到上海的球迷十分专业,捧杯后的威尔逊也多次对现场观众的支持表达感谢,可以说,可爱的球迷将“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这张名片擦得更亮,这是世界斯诺克赛事进入上海20多年来,不断积累和传播台球文化,结出的硕果。

听掌声,知超分

今年再度问鼎的威尔逊,对上海球迷的印象很好,他印象最深的,便是现场观众那时机精确的掌声,他说:“10年前的冠军让我的职业生涯彻底改变,所以这座城市对我的意义不一般。在这里比赛,有时候即便我不看记分屏,也知道自己有没有超分,因为这里的观众会用掌声告诉我。”这样的“专业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虽然第一届“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是在2007年举办的,但早在1999年,上海便迎来过世界顶级的斯诺克赛事。那年3月和11月,两场“斯诺克中国国际赛”(中国公开赛前身),成为这座城市与职业斯诺克赛事的“第一次握手”。彼时,奥沙利文、希金斯、亨得利等好手悉数来沪,对于初次办赛的上海,尤其对有着颇高要求的球迷观赛礼仪,不免有些担心。那一次,主办方特意在赛前邀请斯诺克专家来沪,为爱好者讲授斯诺克具体规则和礼仪。可以说,斯诺克球迷群体从“星星之火”到“成群结队”,从“项目小白”到“规则达人”的转变,是靠着在一届届赛事中“见习”,更是随着赛事的积累,不断深入了解台球文化而成的。

20多年后的如今,主办方和参赛选手,早已不需要为比赛环境担心,卢湾体育馆的看台上,除了志愿者的提示,更有不少资深球迷为新粉丝科普斯诺克规则和观赛礼仪。本届大师赛期间,多位见惯大场面的球员,对赛场氛围和球迷的专业性竖起大拇指。“我期待再度来到上海时,能拿出比今年更好的状态,听到球迷更热烈的掌声和欢呼。”现排名世界第一的特鲁姆普开玩笑说:“越来越多顶级赛事的举办,让台球文化在中国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行业也蓬勃发展,这对于英国等传统发达地区,是个不小的威胁,我们这些选手,要更加努力才好。”

看赛事,享乐趣

“有没有赵心童的同款?”卢湾体育馆顶层的纪念品商店内,不少球迷趁着中场休息的时间,来选购心仪的纪念品,其中不少是正值暑假的年轻人,“看一场精彩的比赛、拍几张打卡认证照,再带一些纪念品回家”,已经成为“标配”。

在文旅商体展越发深度融合的情况下,赛事经济与球星经济迅速发展。此次上海大师赛期间,纪念品商店接到最多的咨询,便是有关赵心童、丁俊晖、奥沙利文等球星的商品,店内几根有球星签名的纪念球杆成了受关注程度最高的商品,因为限量属性,也是较早售罄的商品。“沾沾运气,拿着同款球杆,就当我和球星是差不多水平啦。”带着心头好走出商店,几位球迷笑得开心,直言这次没有白来。

除了球星同款,赛事的话题性,也让不少商家嗅到机会。今年的“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期间,除服装和器材等专业厂商,餐饮、金融等不少品类的展示,也成为一道风景,不断涌入的观众不时在相关展位驻足,赛事、观众和赞助商等多方共赢的局面,正随着赛事影响力的与日俱增而逐渐形成,同时为来年的“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以及台球文化的持续传播,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申城还将迎来上海赛艇公开赛、ATP1000网球大师赛、上海马拉松等全球顶级赛事,此前多年的积累形成的粉丝群体以及越发完善的办赛体系,加上融合发展带来的全新机遇,都让赛事这张城市名片的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文:陆玮鑫

图:李铭珅

编辑:华心怡、江妍

审核:刘智恒

点击上图小程序

领取“乐动上海”体育消费券

小体推荐

明早8点!快来领新一轮“乐动上海”健身类体育消费券(附全市定点场馆名单)
2025年上海市科学健身指导体验周活动又来啦!超7000个免费体验名额等你来抢!
7月1日起,全市超千家游泳、攀岩、滑雪、潜水场所迎夏季开放
快来加入“小体朋友圈”,发现身边的“乐动上海”体育消费券定点场馆,健身享优惠!
体育赛事方向!上海市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奖励(第二批次)开始申报啦

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合同示范文本发布,首批782家门店和场馆率先签署承诺书

为一场赛事赴一座城!2025年,跟着赛事游上海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