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防救援局、市发展改革委介绍,为贯彻落实《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高水平消防安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上海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海市消防救援局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便民利企十二项措施。详见↓ 上海市消防救援局对标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注重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在前两年分别推出8项措施和12项措施的基础上,今年3月底在浦东、黄浦、闵行、奉贤等四个区,先行先试,重点围绕优化许可办理、规范涉企检查、创新消防监管、助力基层消防治理等四个方面开展试点工作,经过三个多月的试点和政策论证,制定出台12项便民利企措施。 1.在提升消防许可办理质效,支持企业落地发展方面,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办理消防安全检查,这是消防部门法定的许可事项,围绕提升许可办理质效,推出三项措施: 一是继续深入推行告知承诺制,实现“承诺即准营”,当天申请当天办结。从2020年起,开业许可就开始施行告知承诺制。去年市消防救援局就线下“先检查后发证”传统办理模式,推出了压缩办理时限的措施,办结时限由13个工作日提速至7个工作日。今年继续深入推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申报全程无需前往窗口办理,无论是材料提交、审核反馈,还是检查结果领取,所有流程均可通过线上完成,实现“零跑动”;在申报阶段,继续坚持申报材料容缺受理制度,除了许可申报表和承诺书以外,其他材料均可在现场核查时补齐即可;受理后,实现当天申请当天办结。 二是推行部门协同办理制度,解决企业“多头申请、多次检查”问题。市消防救援局和住建部门多次协商研究,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针对公众聚集场所的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为同一主体的,申请单位可以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抽查同时,向消防部门同步申请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消防部门联合建设管理部门按照“并联许可、联合检查、并联发证、限时办结”的工作模式,全力提升许可办理质效。 三是拓宽体育健身场所楼层设置范围,服务“文旅商体展”产业发展。根据法律和规章规定,面向公众的营业性体育健身场馆纳入“公共娱乐场所”这个法定范畴进行管理,对于设置的楼层也有特殊限制,只能设置在地下1层及以上各楼层。为紧跟本市体育健身场馆专业化、小型化发展方向,为健身场馆落地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经过调研,明确两类健身场所,其选址不受公共娱乐场所设置楼层要求的限制,这两类场所包括:一是全市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高尔夫、台球等面向公众开放的营业性室内球类体育健身场馆,二是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设置声光报警装置,且不含有桑拿等洗浴功能的健身场所。 2.在涉企消防监督检查方面,推出三项措施: 一是实行计划检查和亮码检查,全面规范涉企检查行为。从今年1月份开始,市消防救援局作为本市规范涉企检查工作先行先试部门,明确消防领域涉企检查实施“计划公开、亮码检查、严控频次”的要求。除触发式检查外,所有检查一律施行“有计划检查”;检查活动施行“无码不检查、检查必亮码”;为减少重复检查,明确对同一企业一个年度周期内最多实施一次消防监督检查。经过半年多的施行,消防监督检查单位数量同比下降9.4%。 二是建立无事不扰制度,减轻企业迎检负担。为进一步鼓励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加强自我管理,推动企业主动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将监管资源更有效地配置到风险较高的领域和对象,在分类监管的基础上,面向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立“无事不扰”制度,单位对标自主申报后,消防部门根据单位信用记录和消防安全风险状况综合评定,符合条件即纳入“无事不扰”的名录管理,对名录内的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不实施现场检查。 三是继续推行“轻微不罚”“首违不罚”,让企业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对于初次违法,并及时改正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积极适用“首违不罚”,对于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适用“轻微不罚”,给予社会单位一定的容错空间,以提醒教育方式引导主动纠偏改过,让企业体会上海法治精神及法治温度。 3. 在创新消防监管方面,推出三项措施: 一是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实现“综合查一次”。市消防救援局在配合参与37个行业的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的同时,今年牵头开展厂房、仓库消防安全和消防产品质量等2个事项的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全面实施“进一次门、查多件事”。 二是推行非现场消防监督复查,实现“无感监管”。除重大火灾隐患整改、举报投诉火灾隐患整改、申请解除临时查封、开业许可的复查等四类情形外,其他复查检查以非现场监督复查形式开展,实现执法成本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是深化消防安全指导性服务,助力企业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在市区两级消防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指导式服务预约平台”,为企业提供开办前消防政策咨询、隐患整改方案技术指导、消防安全培训、灭火和疏散预案制作等四项技术指导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消防管理难题,全面助力企业提升消防安全自主管理能力,为企业发展营造安全、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4.在消防服务指导和基层治理方面,推出三项措施: 一是服务营业性演出、展览展销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开办,出台消防技术指引。针对上海每年营业性演出演艺、展览展销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多的特点,消防部门会同市文旅、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梳理消防安全管理要点和技术要求,出台消防安全管理技术指引,为活动方及办展方跨前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减少活动承办者大量技术咨询和活动安全设计的时间成本。 二是将消防工作融入基层“多格合一”,建立快速响应精准处置机制。根据国家及本市“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治理多格合一”精神,市消防救援局积极响应,将消防安全工作深度融入基层“多格合一”体系,消防工作人员嵌入街镇网格,与基层治理平台协同联动,常态化开展帮扶治理、宣传培训等工作。完善“吹哨即响应”快速处置机制,建立街镇网格问题直报通道,对网格提出的消防技术指导、隐患整治等需求,消防部门第一时间介入,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形成工作闭环。 三是推进“双向认可”,助力企业标准化管理提质增效。为解决部分企业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不知道查什么、不清楚怎么改”的困惑,市消防救援局立足重点环节、重点事项,聚焦企业实际需求,编制包含检查内容、检查要点和检查方法等要素的检查指南、合规指引,让企业能够依据指南和指引开展自查自纠,促进消防执法检查和企业自查双向认可。根据不同园区的特点和需求,在指南和指引的基础上,个性化定制“一园一册”,助力企业标准化管理提质增效。 《十二项措施》出台后,上海市消防救援局将积极开展相关内容的宣贯和解释工作,聚焦于各项措施的落地,第一时间做好制度配套和培训工作,各区消防部门也将积极实践,不断总结,确保措施落地见效。 来看图解↓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查阅更多 上海营商环境8.0政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