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最美检察官”推荐人选
顾伟
徐汇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
曾获荣誉
曾获评全国优秀公诉人、上海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上海法治工作先进个人、平安上海建设先进个人、徐汇区优秀共产党员、徐汇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入选首批全国网络犯罪检察人才库。
作为一名财经院校毕业的法科生,身边同学进入了金融业,而顾伟却因为心中的法治理想,选择穿上一身朴素而庄严的检察制服。就这样,同时兼具理科生缜密逻辑,与法科生严谨思维的顾伟开启了他的检察之旅。
赤子丹心——政治忠诚淬炼
检察铁骨
从检十六年来,顾伟始终奋战在办案一线,把对党忠诚融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中。他常说:“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关键时刻要站得出”。2017年,他办理了本区首例“套路贷”案件。面对涉案人数众多、金额特别巨大、大多数被告人不认罪的挑战,他在一个月内集中阅卷,审查了五十余张电子数据光盘,抽丝剥茧完善证据链条,逐个击破被告人的无罪辩解。最终,十八名被告人起诉获判,实现了出资方、中介方、放贷方、索债方全链条打击,坚实有力“铲黑恶,稳民心”。
2021年10月,顾伟积极响应号召,参加最高检首批业务援助新疆巡回指导工作。“他们身上那种执着坚韧、甘于奉献、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让我深深敬佩,更值得我学习。”顾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援疆期间,他深入10余个地州级分院、20余个基层院开展个案指导,全身心扑进了业务援助事业中,用援疆之路上的坚实足迹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作为部门负责人,顾伟不仅注重锻炼团队成员的业务能力,更时刻培养他们的政治能力。他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检察工作,营造争先创优氛围,第一检察部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等集体荣誉6项。
作为院青年文化品牌“尤实论坛”的初创者,他多次为青年干警授课,分享自己办案、参赛的经验心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青年干警迅速成长。“这些年师傅的倾囊相授不仅教会我办案,更让我真切感受到一名检察官对检察事业的坚守和执着。”现已成长为徐汇区检察院“人工智能综合履职团队”负责人的青年检察官龚笑婷表示,“这份师徒传承,不仅是业务带教,更是精神延续,让我明白作为检察人所肩负的使命和职责。”
斩荆开路——科技前沿锻造
法治利剑
手持法盾护创新,砺剑清源促发展。身处数字浪潮奔涌的科创之城,顾伟深知技术迭代的创新之光背后,各类新型犯罪总是如影蛰伏,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埋下隐患,也考验着新时代检察官的智慧。
谈及如何与网络检察“结缘”,顾伟说道,那起源于2010年协助办理的一起制作网络游戏外挂案件。当时,嫌疑人中有黑客界的“重量级”人物,对于证据、技术提出了很多质疑。顾伟第一次通过办案接触到网络游戏背后的黑灰产业,体会到黑灰产对整体行业生态发展的影响,也第一次从sha256的唯一、通讯协议的反编译、账号多开登陆、实质性相似等技术角度去构建证据链。随着案件的顺利办结,他对检察工作与专业技术融合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也体会到科技时代中一名检察官新的使命。
在他办理的千余件案件中,不乏全国、本市首例网络领域重大疑难案件。他参与办理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挂牌督办的系列案件,以分层分类打击犯罪护航区域经济安全;参与办理的李某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办理的本市首例“网络爬虫”入刑案明确了违法数据抓取的类案处理标准。丰富的实务办案经验,让他入选首批全国网络犯罪检察人才库、上海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第一批专家人才,参与《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的起草工作。
从Web2.0时代的网络犯罪领域到人工智能新领域,顾伟从未停止自我修炼的脚步。围绕徐汇区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新目标,面对“算法”“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他不断将法学理论与办案实务相融合,提升自身法律素养与科技思维交织的能力矩阵,先后撰写了《人工智能的风险治理与检查路径》《人形机器人生成内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等前沿领域调研文章,发表于《人民检察》等期刊,并屡次获奖。
人工智能在赋能千行百业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2024年,顾伟主办的全国首例涉生成式人工智能案提起公诉。办案过程中,他重点围绕被告人的技术手段与犯罪行为的因果关系、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方向等焦点,依法打击恶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犯罪行为,厘清服务提供者的安全审核义务和法律边界。经过数十个深夜伏案研究技术原理,对复杂的数据库代码、大模型提示词等证据条分缕析,他最终梳理出涉案软件运行的基本原理,并精准指控犯罪。顾伟深知,自己用键盘敲击出的,是AI时代的正义算法。
枝叶关情——以法落笔写好
民生答卷
“检察官的卷宗里装着的,是人间冷暖。”这是顾伟常对青年干警说的话。常年奋战在刑事检察办案一线,让他深切感受到每一起案件都关乎着老百姓的民生福祉。在他办理的最高检挂牌督办的医保诈骗系列案中,一个盘根错节的犯罪团伙非法倒卖医保“回流药”,大量药品被跨省市销售到全国百余个药房,涉案人员多,犯罪链条复杂,各类问题交织叠加,对案件的准确定性、及时追赃制造了重重阻碍。为守护好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顾伟带领专班研究法律适用的问题,明确长链条犯罪中,共同犯罪的证明标准,同时创新构建法律监督大数据模型,从异常数据中深挖细查漏罪漏犯22人,并通过梳理资金流向、物流数据,挖掘出盘踞外地的收药团伙11人,查获涉案药品13万余盒,追回医保基金178万余元,实现对“回流药”骗保犯罪的全链条打击。他还以办案为抓手,向医保部门移送多条医生违规配药线索,向三家物流公司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寻根源、治未病,以高质效、全方位检察履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以“检察之智”融入“社会之治”,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应有之义。顾伟在以治罪促治理的工作中,不断探索检察履职助推社会治理的新路径。他联合网信、公安等指导成立全国首家企业自治的反网络黑灰产联盟,在中小互联网企业频繁遭受境外DDOS攻击勒索时,组织开展研讨,整合网络高防资源,建议封停不法账号,下架违法链接,有效抵御和遏制犯罪,提升企业共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他牵头本市网络游戏头部企业,发布网络游戏行业个人信息保护倡议书,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他有效融合检察治理与软法治理,联手行政监管部门对新零售业态遭遇盗窃困境开展调研,提出治理方案,护航网红街区发展。
作为一名85后检察官,顾伟的“跨界”与“破圈”普法也一直在路上。他曾多次接受上海法治报、上海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上海新闻广播《法眼看天下》等法治节目专访,向广大市民讲好检察故事。在最高检、检察日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联合策划推出的“国家宪法日”大型直播普法宣传活动中,顾伟代表上海检察机关登上直播间,与观众一起畅聊宪法知识,打破了法治宣传的“次元壁”,展现出新时代检察官朝气蓬勃的昂扬风貌。
在上海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顾伟始终坚守、奋战在一线,生动诠释着“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精神。未来,他将以赤诚之心铸就检察利剑,在办理新型、疑难案件的过程中披荆斩棘,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来服务保障中心大局。守护法治信仰,守护公平正义,守护民生安宁,将始终是他心中不灭的灯火,照亮其坚定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