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粞
曾是物资匮乏年代里农家的“饱腹担当”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过去的“粗粮”褪去了苦涩
化作一缕怀旧的麦香
作为健康的选择
重新回到我们的餐桌
一碗朴素的麦粞饭
承载的不仅是舌尖的味道
更是沉淀在岁月长河中的
乡土记忆与文化传承
烽火岁月里的“能量棒”
1943年民福支部收到“八月初八务必完成枪支转移”的任务,转移目的地在南汇盛家宅。从民福村出发走水路需要一天一夜,时间紧、危险性高!沿途怎样躲过敌人的盘查?
经过周密策划,支部决定,一只小船佯装捕鱼在前探路,一只罱泥船紧随其后,枪支就巧妙地捆扎在看似普通的芦苇柴捆中,以“有大鱼”为警示暗号。
运送计划有了,那这一天一夜里大家伙吃什么呢?面对炎热的天气、严峻的任务,烧火做饭肯定不是明智之举,这时,有人就想到了粞饭——它耐储存、冷食亦可、且极其耐饥,正是执行秘密任务的理想干粮。这一碗粗粝的饭食,就这样伴随着战士们,穿越封锁,完成了重要的使命。
麦粞饭的制作与特色
麦粞饭、珠米饭,是旧时农家智慧的结晶,更是“耐饥”的代名词。所谓“麦粞”,是将元麦(或小麦、大麦)磨碎后得到的粗粝颗粒;而“珠米”则是玉米粒经加工后形成的颗粒形态。它们是当时许多农户的主粮。要做出口感适宜的纯麦粞饭或纯珠米饭,是颇需些本领的。
将麦粒或玉米粒磨成粗粉,把一锅水烧开,把淘好的米煮至断生,然后把麦粞或玉米粒倒下去。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使其成为颗粒状,再放入蒸锅中蒸熟即可。
掀开锅盖,雾气升腾,麦香四溢,白中点点金黄,虽口感略显粗糙,却富有嚼劲,饱含着粮食最原本的香气与能量。
这碗源于土地、朴实无华的麦粞饭
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传递着乡土的情感
凝结着农家人勤劳的汗水与生存的智慧
夏日里来一碗充满米香和麦香的麦粞饭
搭配上腌酱瓜
也是一种对过往时光的回味和对当下生活的滋养
特约通讯员:徐若衍(四团镇)
编辑:凌姗珊
•end•
往期精彩回顾
直播预告丨夜游一“夏”in在水一方
“一码”激活城市烟火气!奉贤“沿街商铺码”实现商户市民城管三方共赢丨营商环境 优“无”止境
“卷”不动了?来头桥街道准备躺“营”吧!
“田间→直播间→油站”:一颗庄行蜜梨的“沪漂”之路
着力培育更多“隐形冠军”和一流企业!区领导调研上海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