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假
医美市场就迎来一波高峰
不少年轻人希望通过整形
实现"颜值逆袭"
数据显示
16岁至18岁的准大学生
成为医美增长最快的人群
高考后割双眼皮、矫正牙齿
成为热门项目
此外,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
也开始医美
希望通过提眉、面部提升等改善衰老
然而,据统计
前来就诊的医美人群中
约有一半是进行修复
甚至有人陷入
"医美-修复-再医美"的恶性循环
不割双眼皮“活不下去”?
低龄化整形先要渡过“心理关”
上海市医师协会整形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副主任杨军表示,预计今年暑期整复外科每天的门诊量至少有2000~3000人,专家门诊有一半的患者都是准大学生。
准大学生来整形,既有家长将整容当作孩子考得好的奖励,也有人通过整容“另寻出路”。但有不少人忽视了自己的先天条件,对整容后效果的心理预期过高。
还有一些人盲目"跟风",想将自己开过的欧式双眼皮改成最新走红的"妈生眼"。杨军表示,如果单纯为了追求潮流,将宽双眼皮改成窄双眼皮,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并不值得。
如今,在整形门诊中
低龄化趋势也非常明显
以割双眼皮为例,杨军说,并不推荐16岁的高一学生做双眼皮手术,因为未成年人的身体和思想都还在发育,审美观念尚未稳定。
有学生认为不割双眼皮就"活不下去",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手术上,杨军往往会劝退这类患者。而一些影响功能的疾病则建议趁早介入。
中老年人图年轻频繁整形?
过度追求完美只会过度伤害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变高
越来越多中老年人
也期望通过医美"年轻化"
皮肤医美的需求量增加
第九人民医院门诊可见,与年轻人不同,中老年人更喜欢避开炎热的暑期,选择春秋季节做医美,高峰时期也能占门诊患者50%左右。
不过,由于衰老伴随代谢减缓、皮肤弹性下降、慢性病高发等情况,手术风险也会增加。在手术方式上,中老年人应优先选择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的项目,并在术前做好健康评估,确保血压、血糖等指标稳定。
部分中老年人群过度追求年轻化
成为临床一大现象
"上眼皮只下垂1毫米不到就要做手术,这种要求并不现实。"杨军解释,随着年龄增长,上眼皮会逐渐松弛,可能每两年就会下垂1毫米,而做一次手术也只能上提1毫米,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为此频繁整形。专家特别提出,"过度追求完美过度手术,就会造成过度伤害。"
图源 视觉中国
专家认为
医美需求量增加
与社会流行的"容貌焦虑"
有一定关联
整形门诊中,一半以上都是来做修复的,不少人将整形美容手术直接与“社交自信”画等号,更有甚者,短时间内要求多次手术,并因微小瑕疵出现社交回避,这些都可能是“躯体变形障碍”或“完美主义强迫”的征兆,需专业诊断与干预治疗。
此外,所有年龄段人群都要建立风险意识,即便是相当成熟的开双眼皮手术,仍有感染、瘢痕增生等风险。
医疗机构及正规医美机构应尝试建立心理评估机制,对频繁求美或目标不切实际者提出警示或暂缓建议。“求美者”自身同样可为重大手术决定设置“冷静期”,避免冲动整形。
选择医疗美容
牢记六条核心知识
医疗美容选择医疗美容服务
以下内容要牢记:
↓↓↓
一、医疗美容的本质是医疗行为,应当在合法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务人员依法实施。可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情况、要求医师提供主诊备案资质等。
二、医疗美容机构开展的医疗美容项目,以及属于限制类技术管理的医疗美容项目,应经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可要求医疗机构提供项目的备案情况。
三、开展全麻手术项目的医疗美容机构,应设置麻醉科。
四、在医疗美容机构内使用的药品、器械,应当经依法批准或备案。应查看药、械备案字号,对药、械进行“验真”。
五、进行医疗美容项目前,应当接受风险告知。明确知晓风险后,才可在告知书上签字。
六、需妥善保存就医凭证。
网友:脸上动刀要慎重!
千万不要为贪图便宜
或心存侥幸
选择非医疗机构接受医疗美容服务
否则将有极大的
质量安全隐患和风险
同时
也要理性看待医美
避免盲目跟风
编辑 / 宗哲麟
来源 / 新闻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你可能不熟悉的这处市场,是老外一下飞机就去的“秘密基地”!网友:店员“人均英语八级”
2. 不但能看戏,还能演戏!这场持续两个月的「豫上好戏」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