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发展改革 > 文章详情

【儿童友好】以社区少年服务队建设为抓手,浦东公安用心守护青少年成长之路

转自:上海发展改革 2025-08-02 16:33:07

《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儿童保护,营造更加和谐友好、健康文明、开放包容的儿童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以社区少年服务队建设为抓手,聚焦品牌创新、预防风险网络、校园安全三大维度,探索出具有特色的青少年保护路径,为青少年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打造服务品牌体系
“启帆哥哥”走红出圈

走进浦东分局祝桥派出所,一面融合手、橄榄枝与白鸽元素的少年服务队队旗格外醒目。针对当代青少年多元化的特点,祝桥派出所自主设计融合志愿元素的队旗队徽,辅以青年民警王启帆为原型打造的“启帆哥哥”卡通形象,通过“线下服务+线上传播”双轨模式,让普法宣传突破次元壁,守护青少年的成长路。

在学校“护苗·绿书签”反诈普法活动现场,“启帆哥哥”手持卡通案例手册,用贴近校园生活的真实案例,为同学们拆解诈骗分子的话术陷阱。当讲到“一位同学轻信虚假皮肤交易被骗600元”的案例时,台下学生纷纷举手分享身边类似经历,现场互动热烈。从警营开放日到普法宣传进校园,“会讲故事的警察哥哥”早已成为浦东青少年安全教育流动的风景线。

祝桥派出所依托少年服务队平台,秉持“政府主导,警校联动,社会参与”理念,联合镇平安办、司法、消防、社工等部门以及相关学校,逐渐构建起一整套立体化服务网络。通过警营开放日、集体观看红色电影等社区少年服务队公益活动,成功实现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升级。

构建多元预防架构
织密青少年安全保护网

“孩子今天主动整理书包,准备回归校园了!”浦东分局前滩派出所民警时常会收到这样暖心的信息。面对辍学、休学、网瘾等青少年成长难题,前滩派出所创新推出“三访三谈”工作法——通过访校、访家、访社区,开展谈心、谈法、谈未来对话,成功帮助多名厌学青少年重返校园。服务队成员民警“知心姐姐”的暖心形象,已成为问题少年家庭最信赖的沟通桥梁之一。

以推进少年服务队为契机,前滩派出所与区委政法委、团区委、三林镇政府合力策划,揭牌成立全市首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服务站,建立“预防-发现-干预-帮扶”全链条机制,强化一人一策、精准干预,已累计结对帮扶成长性问题青少年13名。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建立“诊疗式”干预机制

针对校园霸凌等涉校矛盾,浦东分局梅园新村派出所依托“三所联动”机制,搭建了“警、社、家、校”四方调解平台,并专门构建了“事前风险评估—事中多元调解—事后跟踪回访”的闭环处置体系,引入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参与其中。

针对涉事学生建立“一人一档案”、完善“一人一对策”、落实“一周一联系”,动态跟踪学生在校行为、心理状态,实现对涉事学生不良行为的及时矫正。此外,梅园新村派出所首创的“警校医”三方联动模式,更是为学生校园突发伤病开通绿色救治通道,实现从纠纷调解到健康守护的全链条覆盖。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查阅更多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上海实践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编辑:谢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海发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