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聚焦顽疾,靶向攻坚!这个街道重拳整治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8-02 15:37:05

七月以来,持续高温致多地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安全形势严峻。为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淮海中路街道联合区消防救援局、淮海派出所等职能部门,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聚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突出隐患,实施靶向治理,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整治行动坚持“数据先行、精准发力”。整治前,街道组织微型消防站队员开展“一日四巡”(上午、下午、夜间、凌晨),对重点区域进行高频次巡查,并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动态录入“淮海平安巡查系统”。经系统梳理,共锁定16户多次违规飞线充电的居民和24家存在同类问题的沿街商户,将其列为重点整治对象,确保工作有的放矢。

针对沿街商铺,街道采取“源头管理+教育引导+执法震慑”相结合的方式。社区工作人员逐一联系174户商铺房东,将租户违规停放、飞线充电的照片及潜在风险、法律责任进行告知,督促房东履行管理责任,加强对租客的安全监管。对屡教不改的商户,由平安办汇总上报,抄告综合行政执法队依法上门处罚,已累计约谈2户商家。同时,积极引导商户使用沿街集中充电设施,实现安全充电。

针对居民小区,建立“巡查—上报—联动处置”闭环机制。微型消防站队员在巡查中发现飞线充电或车辆入楼行为,第一时间拔除电源、将车辆移至室外安全区域;对无法进入户内处置的,由平安办接收信息后抄告居委会,协调物业上门处理;对拒不配合、屡劝不改的住户,平安办联合淮海派出所开展执法行动,已依法约谈2户居民,有效遏制了“入户停放”等顽疾。

在“严管”的同时,街道注重“疏堵结合”,着力解决居民“充电难”这一根本诉求。针对部分居民反映充电不便的问题,街道多方筹措资金,在丰裕里小区试点安装13套“一户一插”智能充电装置,既满足居民需求,又杜绝入户充电行为。同时,创新引入保险机制,将辖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纳入公共责任险保障范围,构建“居民—运营商—保险公司”三方共担的风险分担体系,以市场化手段化解潜在风险,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着火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人搭理它!”在日常宣传中,街道反复强调“灭早灭小”的重要性,鼓励居民和物业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初期火灾处置。7月22日14时47分,K11商场保安在巡视时发现路边绿化带内有充电宝冒烟起火,安保经理胡传良接报后两分钟内携带水源和灭火器赶赴现场,迅速用水扑灭明火,成功避免火情蔓延。7月以来,辖区已有2起火情由居民第一时间发现并报警处置。街道已将相关事迹上报区委政法委,为积极参与应急处置的群众申请奖励,激发群防群治活力。

7月以来,街道累计组织巡查3022人次,共发现并整改“飞线充电”499处、电动车入户及楼道停放24处,整改率达100%。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和停放乱象,显著提升了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和基层应急处置能力。下一步,淮海街道将持续完善“数据驱动、分类处置、多方协同、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常态化、精细化,切实守护群众身边的“生命通道”,筑牢城市安全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