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普陀 > 文章详情

上海广播《长三角之声》:“会客厅”破孤岛局限,普陀1:100撬动沿沪宁创新“金边”

转自:上海普陀 2025-08-02 13:22:30

今年起,普陀区党政代表团密集“北上”,接连走访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等地......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普陀主动担当串联七市一区的“科创会客厅”,以“三张清单”打通要素流动堵点,实现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深度“双向奔赴”......

“辛苦了,风雨无阻。”

本周三,尽管台风“竹节草”肆虐,墨泉生物联合创始人林维辉仍准时从太仓生产基地赶到普陀创新里的研发中心,和首席执行官秦楚汉接待同样风雨无阻的两拨投资人。

“还挺方便,开车50分钟就到了。”

这家成立于加拿大的精准室内农业公司,3年前携全套技术回国成立全中资独立实体,区位优势是吸引他们选择普陀的关键。

“不光涉及到农业,还有机械加工、机械设计,传感器、空调、灯光,这边辐射过去所有的配套都能找得到。”

去年8月入驻创新里以来,在普陀区的扶持政策、政府服务下,公司产品快速迭代。秦楚汉举例说,原先建造一台垂直种植架需要两三个月,现在做一台体量三倍大的只需一周。当下,云贵高原植物正以更短周期、更好品质、更大产出在长三角生长。

“长三角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我们现在目标短期就是以昆山、太仓作为起点不断向外面辐射。”

楼下的“智康加机器人”也有同样经历。普陀区沿沪宁协同创新办常务副主任陆海介绍,去年6月这个研发背包康复机器人的初创企业被引入创新里后,依托普陀牵头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沿线七市梳理的“资源、需求、合作”三张清单,跨越了最难的产业化鸿沟。

“企业、科研院所、平台机构,自己可以通过这个线上平台进行非常好的匹配,揭榜挂帅,供需对接。我们把它需求一放,要离上海近,能够生产制造它设计的部件、形成非常好的组装链。正好在太仓有很多生产加工匹配的厂商,把他们原先希望的成本下降了46%。”

如今,智康加机器人产品已迭代多轮,与苏州、南通、常州等地的企业在研发、加工、应用端皆有合作并实现了“共赢”。

政府搭台、链接资源,带来的更大突破在应用端突破。当天,徐培麒和南通阳光养老产业集团召开视频会议,在双方合作基础上,商讨产品纳入当地长护险事宜。这种高效协作,一年前难以想象。

“如果我们去找外地政府肯定是有很大困难的,现在刚好有沿沪宁创新机制办的存在。”

协同机制同样激活了“大院大所”的能量。在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瓶打破垄断的低氘水成为待客佳品,而这只是硬核科技的副产品。总经理助理雷雯介绍,他们的技术打破垄断,将PET-CT检测关键材料从每克200美元降至20美元,也让呼气检测用的碳13原料实现了国产化。他们牵头的“长三角同位素技术创新联合体”上个月入选了第二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名单。

“这样我们这里边的原材料和原材料的原料都是自主可控的国产化链条了。”

借力沿沪宁产业协同创新的东风前,化工院作为扎根陀的“大院”已通过武宁创新轴链接到不少资源。如今,硬核技术正迎来更多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新伙伴。

“我们原来闷头做科研,有了这种平台之后就能快速找到对接的点。上周区科委给了我们一个表格,镇江市具体哪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要求是什么?非常细致,我们也在对接当中。”

作为沿沪宁专班的负责人,陆海阐释了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普陀角色”:相当于在一栋大房子里,打造了一间面向沿沪宁的会客厅。

“为江苏的高校、科研机构、平台、科技企业和普陀的科创资源、产业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对接。有这么一组数据,就是把上海、苏锡常、镇江、南京、南通、泰州、扬州加起来GDP是15.9万亿,我们普陀区 GDP正好是1590亿,我们这1:100就撬动了镶着钻石的金边的重要的创新廊道建设。”

他透露,目前普陀正在打造实体中心,持续深化沿沪宁协同创新服务,为长三角一体化做出“普陀贡献”。

“届时这些城市的域外创新中心、合作中心,包括和上海合作的项目,都会陆陆续续落户在里面,这样就成了上海市中心面向长三角合作交流的非常好的科创、产业载体。”

记者:汪宁(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吴兴婷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 你好 | 绿抱芳茵,铺展自然的请柬

 身边人讲身边事丨翟杰:从行业发展的“引路人”到社区建设的“贴心人”

 【书单】别让肉肉拖垮健康!这些好书教你科学变轻盈

 【健康】心脏磁共振检查有哪些优势?

 敦煌路上看敦煌!《觉醒的敦煌:神兽出动》XR体验展在普陀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