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急聘”“轻松入职”看到这些招聘信息,你心动了吗?千万别信!这些诱人的招工信息背后,可能是骗子精心编织的圈套,来看市公安局的提醒↓
典型案例
近期,S先生在个人电子邮箱内收到一封“offer”,在随后与对方联系过程中,被要求下载名为“Task助手”的所谓招聘APP,并被拉进一个名为“D44项目承兑小组合作分发群组T+0运营”的陌生群聊,并被告知可以通过反复完成任务的形式获得返利,随后提供了自己的个人收款码。
S先生完成前几次任务后,均收到了小额的佣金返利。于是,他便在对方的诱导下,逐步加大投入直至发现无法提现,当意识到被骗时,已累计损失6000元,遂报警求助。
拆解招工诈骗常见的三种套路
1
想入职,先做返利任务
●
诈骗分子以"试岗""培训"等为由,引导受害人下载所谓的兼职APP,加入某个特定群聊,发布所谓"新人刷单任务",通过小额返利,骗取受害人信任,再以"额度越高,返利越多"为诱饵,一步步诱导受害人提高"任务额度"。
当受害人继续完成大额任务想要提现时,诈骗分子则会以"任务超时""操作失误"等各种借口,拒不返还本金和佣金。
2
想入职,先交纳服务费
●
求职面试后,招工者以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保险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向应聘者收取钱款。应聘者交费后,招工者要么迅速脱身,要么找借口不给安排工作,要么反复拖延直至人去楼空。
有时,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骗子会与“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谎称招聘的岗位已满,并承诺会尽快联系适合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实际上根本不会兑现承诺。
3
想入职,先付费再培训
●
诈骗分子以招聘为名变相招生,以高薪、名企工作岗位为诱饵吸引求职者,面试时则向求职者提出“工作能力不足”、“岗位有从业资格限制”等理由,要求进行入职培训或考证培训,承诺完成培训后即可上岗。
当求职者交纳培训费用并完成培训后,便会以各种理由推脱,无法兑现承诺的工作岗位,或者以无法胜任岗位为由,在求职者刚入职时就予以解雇。更有甚者,在收取求职者的培训费后就直接“人间蒸发”。
1.在求职过程中,避免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来源的APP,务必确认招聘平台的信誉与合法性,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招聘信息。
2.当招聘方要求下载来路不明的APP,特别是让你帮忙做任务赚取佣金返利的,都是诈骗。
3.任何要求先缴纳“服务费”“培训费”,才能入职的工作,都是诈骗。
4.一旦发现被骗或有可疑情况,妥善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
资料:市公安局、上海发布
编辑:姜天澍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 你好 | 绿抱芳茵,铺展自然的请柬
身边人讲身边事丨翟杰:从行业发展的“引路人”到社区建设的“贴心人”
【书单】别让肉肉拖垮健康!这些好书教你科学变轻盈
【健康】心脏磁共振检查有哪些优势?
敦煌路上看敦煌!《觉醒的敦煌:神兽出动》XR体验展在普陀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