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监狱 > 文章详情

【八一特辑】他,是“红烛老兵”,亦是...

转自:上海监狱 2025-08-02 12:42:25

友善

诚信

爱国

敬业

他,是“红烛老兵”,

亦是...

刘学军,军天湖监狱四级高级警长,从警40年,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红烛老兵”“老法师”,他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和身边同事的肯定。

不忘初心的“红烛老兵”

“刘教导,又来这么早啊!”每天早上天蒙蒙亮时,他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刘学军同志曾于1985年入伍成为了一名军人,1990年,他从军营到警营,来到军天湖监狱工作,开启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监狱事业。军装绿换成警服蓝,他说“变的是制服颜色,不变的是忠诚底色”,他用实际行动在警营续写忠诚。时光飞逝,40年过去,他从风华正茂到两鬓白霜,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监管改造、信访矛盾化解等岗位上,无论岗位如何转换,那份对职责的恪守、对纪律的敬畏,从未改变。他常说:“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爱一行。从穿上这身警服开始,我就扎根在军天湖监狱,我的情怀在军天湖监狱,我的奋斗目标也在军天湖监狱。”

躬耕一线的“教育能手”

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只有平凡岁月的点点滴滴。长期在监管改造一线工作的经历,让刘学军练就了“细致入微、见微知著”的真功夫。他在做罪犯的思想工作时,坚持用情感人、以德育人,总能敏锐地捕捉到罪犯内心的突破口,凭借个别教育技巧,用质朴的话语和人性化地执法,感化罪犯并促进其积极改造。许多思想偏执、心态消极的罪犯,在经过刘学军的教育引导后,走出心理困境,重新回到改造正轨。他也因此获得了“局首席个教能手”“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诲人不倦的“老前辈”

“罪犯日常改造不稳定有多重因素,要从其罪责罪因、社会经历、性格等角度分析。”在监狱“讲武堂”培训课堂上,刘学军正在讲述自己在教育改造罪犯和化解矛盾上的工作经验。近年来,军天湖监狱青年民警的比例逐年上升,为基层一线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存在着经验不足的短板。刘学军自觉担任这些“小警官”的“大家长”,毫无保留地向青年民警传授罪犯管理方式方法、个别教育谈话技巧、值班带班注意事项等经验,帮助青年民警答疑解惑、快速成长。“作为‘老一辈’的监狱民警,做好传帮带,为监狱事业培养好未来的接班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将继续发扬‘红烛’精神,帮助青年民警更好地掌握熟悉监狱工作,把军天湖监狱发展的接力棒传给下一代。”刘学军时常这样说道。

信访战线的“银发尖刀”

“以高站位角度思考,到田间地头去耕耘,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走进每一个信访人的内心世界,化解矛盾,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在监狱信访战线上,刘学军依旧孜孜不倦地工作,认真办理日常监狱长信箱,妥善处置各类信访事项,在信访工作战线上持续发光发热。

2024年,一次次面谈交流,刘学军同志积极争取地方司法所、公安、社区、居委会的综合力量,了解并把握来信来访人诉求,努力寻找能够妥善解决的方案,坚持法、理、情融合,多件信访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实现了“案结事了”。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老物件的故事】18年前的今天,监狱总医院完成了一场跨越浦江的“静默搬迁”

2、北新泾监狱这场警长培训,让从严治警的“钢火”更旺!

3、喜报!这家监狱的作品在重量级短视频大赛中获奖!

编辑:郭  伟

供稿:军天湖监狱  

         沈融冰    王  康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