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石门二路街道2025年度第二场“邻来讲坛”活动如约而至。本次“邻来讲坛”活动以“党建引领激活业委会治理效能 聚力提升品质小区建设”为主题,将镜头对准了社区治理的关键一环——业委会。
商住混合小区历来是物业管理中矛盾较为突出的地方,来自居民区、业委会、社会组织的“最强智囊团”面对商住混合小区换届难、物业管理难、维修资金使用难问题,现场拆招,进行热烈的头脑风暴,90分钟主题分享、3个“硬核”案例、60分钟政策“补给站”,为“品质石二”建设进程再次按下加速键。
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原市房管局物业管理处处长忻一鸣带来专题讲座“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管理”。忻一鸣提到:维修资金是房屋的“养老金”,其管理模式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所有权人决策、政府监管的原则。“应急维修”可走“绿色通道”,但须“双公开”——事前公告、事后审计。忻一鸣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让在场的居民区社工、业委会委员、居民代表受益匪浅。
众蚁社区创始人、上海青年业委会委员联谊会秘书长韩冰,围绕“党建引领业委会规范化运作思路与探讨”主题开展了分享。结合长期基层实践与总结,他分享了业委会制度在基层治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到,业委会作为物业管理的责任主体,需要得到准确的定位。
此外,韩冰还通过案例总结了业委会组建、换届等过程中常见矛盾的冲突点,并提出,业委会面临的问题需通过长期规范化建设、多元主体参与、民主议事来解决,而“协商”正是业委会治理的关键。
居民区党总支如何破解长达7年的业务会换届难题?
华沁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爱英以“巧用‘专、转、传’破解商住混用小区业委会换届难”为题,分享了申银发展大厦业委会换届改选经历。她通过建立专班攻坚机制,借“专”搭建民意连心桥;靠推动问题清单转治理清单,凭“转”破解治理密码;以开展邻里传情、实干传心行动,用“传”筑牢治理根基,逐步形成以党建为“纲”、以党员为“脉”、以群众为“源”的“四个一”业委会换届改选工作模式,不仅探索出超大城市商住混用小区中“业委会换届难”的解决路径,更为品质小区建设注入了“共治暖流”。
业委会执行秘书如何破解商住混合小区物业管理难题?
东王居民区嘉发大厦业委会执行秘书李忞现场“晒”出“5+”组合拳:“党建+”:组建“楼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网络;“自治+”:制定《住户守则》,提供“商住分策”服务清单,满足共同需求;“法治+”:以规范机制为抓手,推动业委会依法履职、规范运作;“智慧+”:安装智能道闸系统,停车费从每月1万2增长到月均6万,商住业主错峰使用停车位,解决小区停车难;“机制+”:全员共议公共收益管理机制,管好业主“钱袋子”。
业委会如何让维修基金花在业主的心坎上?
张家宅居民区国际丽都城业委会委员陆云芬带来“破解商住混用小区维修资金使用难、筑牢小区治理坚实底盘”主题分享。面对“退红区域”改造动用维修基金难的困境,在居民区党总支引领下,业委会把“资产损益、权属边界、程序透明”三张王牌打到底;居民、商户、物业、街道、市政“五方”共议,形成“国际丽都城商住混合小区维修资金使用六步工作法”:找达人—厘权责—压预算—讲民主—众筹钱—强监督,有效解决的居民的烦心事和商户的闹心事,搭建了“邻里石二 有我更好”的社区共治氛围。
从厘清治理路径到强化协同效能,从夯实制度根基到厚植为民情怀,每一份探讨都在为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注入新动能。石门二路街道表示,接下来,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攻坚突破的具体行动,在“三驾马车”协同、常态长效机制建设中持续发力,努力绘好党建引领基层善治、物业治理提质增效的“石二答卷”。
(资料来源:石门二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