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晚,由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指导,上海民族乐团与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联合打造的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第六轮驻场演出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完美收官。
这部现象级国乐作品,累计演出140场,不仅刷新了国乐驻演纪录,更成为展示海派文化的艺术标杆。
“国乐唤起文化自信!”
海内外观众分享“与国乐的故事”
“2年前带女儿看了一场《海上生民乐》以后开始喜欢上了阮,目前已是学习中阮第2个年头,今年带她又来啦!”
作为全球首个民族音乐驻场演出,《海上生民乐》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上海城市的第五个盛夏,“曲高不再和寡,国风才是顶流”。
“我非常喜欢这个表演,我对所有的乐器都感兴趣,今后还要多看这样的表演!”
Chloe Wang是一位正在努力学习中国文化的美籍华人小朋友,此前,她还通过一封手写英文信,分享自己第一次听国乐的感受。
线上观众自发安利
为驻场国乐不停打Call
“二十多种乐器轮番上阵,还有贴心字幕解说,仿佛在说‘今天必须教会你’太可爱啦!”
“舞台效果简直美哭,灯光和投影完美配合,东方美学直接拉满。”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原来国风可以这么潮,这么有生命力!”
“演出太好看了,我们被中国文化所感动!”
《海上生民乐》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乐迷朋友们来到上海,实现中国文化和上海特色的价值转化和影响输出,成为上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又一现象级的艺术品牌,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同时,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140场,每一场都是重新出发
在《海上生民乐》140次谢幕的背后,是艺术家们对每个音符近乎执拗的"较真"。《墨戏》的古筝演奏家陆莎莎持续不断地精进作品的每个细节,一个音符,甚至每一次呼吸都认真推敲,越来越磨练出沉稳大气的“书法家”气质。《蜂飞》的打击乐互动,打击乐演奏家王音睿和蒋元卿反复讨论:“今天的互动好像多了些,观众的反射弧有些长,我们再试试这样的。”特别版《穿越》由胡晨韵、姜峰、闫晋龙3位唢呐演奏家一起呈现:“我们这次的这个版本一定要更炸裂、更震撼!"这种自己卷自己的追求,让演奏家们老是笑着调侃自己:"我们好像是在搞'沉浸式民乐研发'!"
“海生”文创与音乐齐舞
用创意点亮国乐之美
其中,带孩子首次观演的张女士称:“演出太震撼了,孩子特别喜欢!散场看到这些文创就走不动路了,我们买了“海生”限定礼包,感觉这些文创不是简单的商品,是演出的延伸,把国乐的美延续到了生活中。”
6轮驻演,140场演出,《海上生民乐》一如上海城市的精神,以美好国乐欢迎全球旅客们来到上海、体验上海、享受上海独特的艺术风情。
编辑:鱼鱼
审核:片片、虎虎
更 多 推 荐
【古典】
记忆之野——鞠小夫钢琴独奏音乐会
【古典】
火花——柏林爱乐弦乐五重奏音乐会
【古典】
魔鬼与天使——宁峰×杨雪霏小提琴与古典吉他二重奏音乐会
【古典】
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演绎肖邦和肖斯塔科维奇钢琴独奏音乐会
【mini音乐节·古典】
《见证肖斯塔科维奇》鲍罗丁四重奏音乐会
【VR】
《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VR沉浸互动娱乐体验
【音乐午茶】
每周一到周五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