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伊始,黄浦区、虹口区两区新联会正式共建签约。签约后,两区新联会将根据签署的合作协议,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企业出海,究竟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全球的格局?普华永道亚太区国际税务主管合伙人庄树清结合企业的发展为大家指点迷津,上海作为全国首个设立“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窗口”的城市,已构建起覆盖政策、法律、金融、税务的立体化支持体系。“普华永道过去20年陪伴中国企业出海,见证了从‘成本驱动’到‘技术驱动’的转型。今天,我们希望以专业服务助力青年创业者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到差异化定位。”
企业出海,并非坦途,合规是行稳致远的生命线。尤其是面对复杂的国际法律法规环境,企业如何有效规避风险?
北京市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新联会会员、上海市新阶层科创服务团副秘书长高源以《企业出海中可能面临的法律法规问题》为题,系统梳理了国际贸易、技术出口、数据跨境、判决承认与执行四大风险场景。高源特别提醒大家:“跨境电商合同必须明确管辖法院;数据出海需同时应对中国《数据安全法》与欧盟GDPR的‘双重合规’困境。”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高管教育执行主任徐伟峰以天齐锂业智利投资受阻为例,强调区域国别政策研究的重要性:“地缘政治风险已成为出海最大变量。我们建议企业建立‘政策雷达’,通过高校智库、律所、投行协同预判风险。”他提出“渐进式创新+技术扩散”的中国出海新范式:“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换市场,关键在于用本地化合作嵌入当地ESG体系。”
香港科技青年联合会苏港科技青年之家项目专家、六七八九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吴家康则聚焦香港科创生态,为大家分享了经验:“香港科技园、数码港为初创企业提供50万—129万港币不等的启动补贴,且允许内地博士以‘优才计划’身份参与研发,3年补贴可达600万港币。”他建议青年创业者以香港为“首站”:“资金自由港、透明政策和沪港联动机制,能让企业用最小成本验证全球化能力。”
泰越资本合伙人、民进黄浦区文化产业支部成员张策则以“中东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重组”为案例,分享了资本出海“四步法”:筛选困境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本地化建厂、差异化布局。“中国企业需从‘产品出海’升级为‘生态出海’,用资本和技术整合全球产能。”
在交流环节,市区新阶层服务团从自身专业与从事的领域出发,围绕“如何平衡创新与合规”展开热议。
ICH合伙人、澳大利亚公共会计师、英国财务会计师黄芳从新加坡视角分享了资本出海路径:“我们已协助50家企业在境外上市。2025年新交所将启动50亿新币的证券投资计划,欢迎中国企业以新加坡为‘跳板’登陆纳斯达克或港交所。”她提出了“Pre-IPO基金+政策补贴”的组合拳,“资本与政策的联动,能降低青年创业者首次出海的试错成本。”
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张丽群透露,其团队近年处理出海争议案件激增:“从知识产权侵权到国际仲裁,企业需求已从‘事前合规’转向‘事后救济’。我们正与新加坡亚太仲裁委员会合作,推动中文仲裁服务,降低中国企业境外维权成本。”
此次沙龙不仅是企业出海的“指南针”,更是黄浦、虹口两区深化合作、共同赋能青年创新创业的里程碑。下一步,两区新阶层力量将以此为起点,紧密协作,聚焦青年创新创业者在金融服务、专业咨询、科技转化等方面的核心需求,以更系统、更精准、更高效的综合服务,帮助创新创业青年“走出去”的同时,更要将两区打造为赋能梦想、成就未来的创新创业热土。
记者 / 王月华袁霖(实习)
编辑 / 刘晓静
图片 /黄浦区新联会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跨越5200多公里的致敬!
2. 1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