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这个小区啃下34台电梯更新“硬骨头”|满意物业

转自:徐汇通 2025-08-01 17:02:44

近期,徐汇区东方曼哈顿业委会换届选举现场人头攒动,与过去业主大会参与率不到20%的冷清截然不同,如今业主们热情高涨,主动进行路演拉票。这个变化的背后,是五年来“三驾马车协同治理”模式的深耕:以豪庭居民区党总支为引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紧密协作,不仅啃下了34部老旧电梯更新的“硬骨头”,更让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作为”。

56天凝聚1746户业主共识

东方曼哈顿是徐家汇街道体量最大的小区,有1746户居民,近3500人居住。小区高层共配备34部电梯,其中西区25部、东区9部,使用年限均超20年。自2020年起,这些电梯频繁发生故障,维修次数显著增多。因大量零部件已停产,不仅导致维修周期不断延长、成本持续攀升,还严重影响业主日常出行,甚至埋下安全隐患。

20多年的旧电梯,到底该修还是该换?这个问题曾在东方曼哈顿小区业主群里引发激烈讨论。业委会算过一笔“经济账”:频繁维修的费用累加起来,其实比换新电梯更不划算。但要让1746户业主达成共识,绝非易事。

业主投票现场

“三驾马车”统计业主投票情况

豪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美春至今记得收集业主大会投票的那些灯火通明的日日夜夜——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每天守在业委会办公室,晚上七点办公室还灯火通明,忙着统计每栋楼投了多少票,还差多少票;白天还和志愿者们一起扫楼,一次次敲响业主的门。“小区自住率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出租、空置的很多,业主可能在外地,也可能在国外。”刘美春回忆道,业主如果在外地或者国外,需要视频投票的,会全程录视频,邀请业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保证投票参与率。

在“三驾马车”的协同努力下,仅用56天就完成了业主大会投票,最终有1239票赞同,东方曼哈顿业主们同意更换新电梯。

透明决策下34部电梯全覆盖更新

解决了“要不要换”的问题,“换什么”又成了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三驾马车”依然秉持着公开透明的原则,积极作为。业委会首先邀请知名电梯供应商进入小区进行宣讲,让业主对不同品牌与型号的性能、参数和价格有直观了解。随后,组织业主前往企业实地考察。考察过程并非“内部行动”,而是通过手机视频实时直播,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业主也能“云参与”,同步观看、聆听,并在线提出问题,由供应商当场解答。

经过业主代表反复比对,最终选定了三菱电梯的MAXIEZ机型。就连轿厢内饰,也根据业主们的需求设计了A、B两套方案供楼组投票选择,充分尊重了业主的意见。

新电梯

当电梯更新工程正式开工,“三驾马车”又主动扛起了“监理”职责。他们每天与施工方开早晚例会,每周召开周会协调进度,确保工程按节点推进。物业精细规划施工车辆路线与停放,最大程度保障道路畅通;党总支与施工方反复协调,将高噪音作业精准调至居民外出时段;面对拆旧产生的粉尘,提前逐户通知防护,保洁力量现场待命,居委及时配发防护物资……这些琐碎却至关重要的细节管理,将施工阵痛降至最低,守护了社区的安宁与整洁。

电梯更新改造开工安全会议

截至目前,小区内34部电梯全覆盖更新,看着平稳运行的新电梯,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了社区治理带来的便利与温暖。

社区治理形成良性循环

电梯更新只是开端。在党总支引领下,“三驾马车”协同治理模式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可扩展性,小区治理正形成良性循环。

当社区喷泉出现故障时,业委会主任杨明和物业工程经理一点点排查,找出故障点。面对房屋外墙渗水维修这一难题,业委会与物业精打细算,通过公开招标进行充分比价,将单个维修点费用从3000元大幅压缩至1000元,守住了业主的“钱袋子”。

同时,业委会积极鼓励业主参与社区事务,发布的每则公告末尾,总会附上一句:欢迎广大业主群策群力,意见请发至业委会邮箱。越来越多的业主受到感染,主动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从电梯更新的艰难破局,到更多社区事务的流畅解决,东方曼哈顿探索出的“三驾马车”协同治理模式证明,业委会、物业、居委会在明确分工又紧密协同下,能释放出破解复杂治理难题的巨大能量。更关键的是,这一模式深刻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强大生命力——从方案酝酿、民主表决到工程落地,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贯穿始终。

记者:杨宜修

照片由徐家汇街道提供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