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当年的Linux大神,为何要当国产云操作系统“吃螃蟹的人”?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8-01 15:14:25

2025年,是闵行区青年创业人才选拔工作开展的第10年。“今日闵行”联合团区委,推出“菁创闵行”专题报道,记录历年来闵行区青年创业人才的故事,关注他们真实的奋斗历程,解码项目背后的创新密钥,感受这片热土之上蓬勃的青春力量。

本期让我们一同了解2019年度闵行区青年创业英才张鑫的故事。

张鑫

2006年,在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出现了一位“大神”,写代码不仅速度快,而且如写诗般精巧细致,他的专业却是和代码没什么关系的“雷达无线电”。

他就是张鑫。

“虽然我的专业是做雷达的,但是我在大学里迷上了开源系统,特别是Linux。我发现中国很多Linux大神都加入了英特尔,于是就一点都没犹豫就投了简历。”就这样,张鑫成为了国内较早一批虚拟化内核技术开发者。

破局之战

中国云操作系统的“源代码”

2010年张鑫远赴美国硅谷,成为云计算公司CloudStack的第七号研发,从事云计算核心技术研发工作,并参与到三星、韩国电信、花旗银行等世界500强企业的私有云项目实践应用当中。

张鑫(后排右起第8个)与硅谷同事们的合影

时间来到2014年,一种无形的瓶颈感悄然向张鑫袭来——在大公司的框架内,许多天马行空的构想难以落地。张鑫心中燃起一团火:“为什么不试试看,打造一个真正属于中国、性能顶尖的云操作系统?” 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诞生了——辞职创业,目标直指ZStack

次年,张鑫用16篇文章阐释ZStack的技术架构和产品特点,发布了ZStack 0.6版本全部代码,并向全世界开放下载。与当时全球主流开源云计算软件相比,ZStack代码简洁,架构设计精巧,在发布后几天内就在技术圈反复刷屏。就这样,张鑫和ZStack一下子惊艳了整个云基础软件的圈子。

回国后,张鑫在紫竹高新区孵化器内成立了上海云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轴科技”),这里也成为了云轴科技“梦开始的地方”。

从初创孵化到发展壮大,云轴科技始终扎根闵行这片创新沃土,张鑫更是将闵行称为“第二故乡”。这不仅源于他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就在闵行,更是因为这里独特的科创基因和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周期的成长赋能。即便他远赴硅谷历练六载,回国创业时第一个想到的,依然是这片培育他成长的热土。

极致追求

做“中国自己的云”背后的轴劲

张鑫对于ZStack的要求很多,排名第一的要求不是性能,不是美观,也不是易用,而是稳定。在稳定性上,张鑫的要求近乎偏执,他要求确保ZStack的故障率无限接近于零,而且无需日常维护。“客户有可能在数千公里以外、是技术小白,机器的运行环境可能非常恶劣。如果他们购买的产品需要维修,那么成本将是巨大的。”

在这样“轴”的要求下,张鑫与伙伴把ZStack产品在研发侧的压力加到最大,模拟出无数种真人在使用ZStack的过程中可能会进行的操作流程,将其长期运行在严酷环境中,确保随时断电都不出问题。直到做完了千万次模拟后,张鑫才放心让ZStack进入市场,实现大规模售卖。

“南京地铁的手机支付闸机系统就跑在ZStack上,ZStack哪怕出一分钟问题,就会有多少人被挡在闸机外面?这对于我们产品的质量和运维能力都是极致的要求。”张鑫的语气里没有抱怨,只有沉甸甸的责任感。

ZStacK Cloud云平台界面

随着大模型与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算力基础设施正经历一场颠覆性革命。云轴科技凭借全栈自主创新的ZStack云操作系统,率先完成从传统云计算向数智化算力平台的演进。

如今,ZStack构建了覆盖IaaS到PaaS的全栈能力(云平台、超融合、AIOS智塔等产品矩阵),服务范围遍及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4000多企业级用户的信赖,在全球智算新基建的赛道上持续领跑,并向世界宣告:中国云计算,有一颗强劲跳动的“中国心”!

当记者问到“是否会因技术进步和客户需求感到焦虑,张鑫表示毫不畏惧:“总要有人担起国产的云计算产品的责任,如果历史真的交给我们一些使命,那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才对。ZStack是创业和成长于闵行的云基础软件企业,我们希望能有幸构筑数字中国的基石。”

记者:姚怡莹
供稿:团区委

初审:黄圣源(实习)
复审:方雨斌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