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2025
八一建军节
“八·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响起,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了近百年的风雨征程,他们是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定创造者与守护者。
值此光辉节日,让我们透过“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抗战叙事(1931-1949)”展览中的版画作品,领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风采与不朽功勋,致敬英雄壮举,传承红色精神。
“刀木纪程”展厅
1
《守望》刻画了一位双手持枪的年轻战士,气宇轩昂地守护在城墙上,后面是滚滚的战争硝烟以及行进中的队伍。1936年东北三省已沦陷多年,作为怀有爱国之心的有志青年,陈烟桥深知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痛,他以手中的刻刀塑造了一位青年战士,号召民众奋起反抗,这位战士是战争年代青年们投笔从戎、为国而战的理想投射。当时这部作品未能及时发表,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才得以公开发表。
2
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开展了颇有成效的各种救亡活动。《肉弹勇士》即以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为背景,描绘了中国军人驾驶受损的战斗机英勇撞击日本军舰的壮烈场景。该图以写实手法表现战斗场面,突出描绘中国战机撞向敌军军舰的那一瞬间,将这一英勇壮烈的一幕定格在木刻艺术中。该图以有力的直线表现撞击时的强大冲击力,同时以曲线表现飞机盘旋的轨迹,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气氛。这幅作品是王琦刚结束在延安鲁艺的学习回到重庆所作,此时他虽刚开始尝试木刻的创作,在构图的疏密、刀法的运用上已初步显露出创作才华。
3
作品以小见大,刻画了一位解放军战士的人物形象,通过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战斗场景。作者以低角度仰视解放军战士,金字塔形的构图使人物形象显得格外高大伟岸,加强了画面的稳定感。战士手握钢枪,注视着山下的形势。杨涵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人物和景物,主体突出,画面层次丰富。杨涵的版画作品在战争时期成为鼓舞斗志的重要武器,也生动记录着珍贵的战争史实。
4
黎鲁在新四军中自学木刻,1948年他在山东担任《华东画报》编辑,创作了这件作品。作者描绘了一幅解放军战士们告别乡亲们南下的场景,画面以团块状的多组人物构成强烈的空间感,并通过多样的动态和场景构建了军民依依惜别的画面。画面最前方依偎在母亲怀里的孩子形象生动自然,小小的细节展现了对解放军的不舍之情。
5
《当八路军、打鬼子》以为抗日战争为创作背景,刻画了爱国民众踊跃报名参加八路军,抵抗日本侵略的壮阔场面。密密匝匝的人群以及步枪、长矛的线条构成饱满、富有张力的构图,前景中正在登记的战士构成画面视觉中心,整幅画面以热烈的氛围传达出民众高涨的抗日热情以及对民族独立的渴望。
•••
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
抗战叙事(1931-1949)
/ 展览时间 /
2025.4.25—9.7
/ 展览地点 /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0米层20展厅
编辑:秦愫瑶 | 主任编辑:吴雯雯
当前展览
49米层展厅
美术作品中的上海
49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我心中的敦煌”绘画作品展
41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至真·致心”
——致敬大师·《赤子冠中》少儿绘画
创作活动优秀作品展
0米层15、16展厅
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
上海艺术大展
0米层17展厅
天行意动·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态雕塑展
0米层20展厅
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
抗战叙事(1931-1949)
0米层21、23展厅
吾心安处——夏阳的艺途与归栖
0米层序厅、中厅、24展厅、B2层展厅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
0米层E空间
《山海经之烛龙秘境》
沉浸式裸眼3D装置艺术展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地铁路线 /
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
/ 咨询热线 /
400-921-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