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平是叶榭镇人,于1962年在浙江嘉善入伍,时年19岁。班长任维兴对他尤为照顾,两人曾并肩训练,共同执行多项急难险重的施工任务。两人擅长木工手艺,每逢周末总前往附近学校、村居帮忙修理家具桌椅。此后,任维兴还成为了姚国平的入党介绍人,两人在艰苦环境中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上排左一为姚国平,左二为任维兴
1964年,姚国平在执行任务时受伤,左手大拇指落下七级伤残。康复修养后,姚国平退役转业回到家乡,自此与战友失去了联系。
时光荏苒,朝气少年变为了白发老人,但当年的峥嵘岁月,以及这位令人敬重的老班长却始终让姚国平难以忘怀。姚国平多年来尝试四处找寻,但受限于通信条件,均没有收获。
一次偶然的机会,姚国平接触到AI智能技术,在安装相关软件后,他向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老战友仅有的信息——个人姓名、籍贯、大致年龄以及曾经在部队的一些经历。“起初,我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毕竟60年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姚国平告诉记者。幸运的是,经过数据搜索以及分析推荐,姚国平联系上了老班长籍贯所在地的退役军人事务局,又过了几天,竟真的与阔别已久的老班长取得了联系。当电话那头传来熟悉又略显苍老的声音时,姚国平眼眶湿润,心中满是激动与感慨。
如今,姚国平与老班长每日保持通话联系,两人还计划通过旧有信息和老旧照片寻找更多战友。“有关战友的很多回忆已经残缺不全了,好在我们通过互相交流,收集到了更多的旧时合影照片和战友信息。”姚国平说,“我们还想继续用AI技术修复照片,不断完善战友信息。希望下一个‘八一’能和更多的战友们相聚。”
记者:沈思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小小
审核:周样波 李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