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多看了一眼,孩子不但少挨一刀,还找到了长期腹痛的真凶,避免了可能引发肠坏死的风险。近日,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在为一名4岁女童实施阑尾炎手术时,凭借丰富临床经验及时发现罕见先天畸形——肠旋转不良,并通过一次手术同时完成三种复杂操作,避免了患儿二次手术风险。患儿家长在术后专程撰写感谢信,称赞医疗团队“负责和果断的处置让我们免受二次手术折磨”。
患儿小洛(化名)因“阑尾脓肿保守治疗后”入院,随后普外科朱海涛主任医师团队在腹腔镜手术中发现异常:患儿阑尾位置位于中腹部,偏离常规区域,进一步探查确认存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合并肠粘连。这种畸形会导致十二指肠受压,长期发展可能引发肠坏死。医疗团队当机立断,在单次麻醉中连续完成单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肠粘连松解和肠旋转不良矫治。
“普通B超无法检出这种畸形,常规需通过复杂造影确诊。”家长在感谢信中特别提到,若非手术中医生的细致探查,隐患可能长期潜伏,“所以我们之前一直频繁的肚子疼,现在终于知道了不仅是阑尾的问题,越拖越严重的话还会造成肠道坏死。”
朱海涛解释,肠旋转不良发病率约1/6000,早期干预可避免致命并发症。此次联合手术的成功,体现了医院对急症手术中隐匿疾病的精准识别能力和多病种协同处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