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紧急救援!83岁独居老人突然倒地……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8-01 07:44:48

7月23日中午,位于闵行区梅陇镇朱行四村的一处居室内,83岁的独居老人严阿婆在下楼取快递返家后突感不适、倒地不起。危急时刻,她奋力按下了手边的远程呼叫救援设备按钮。这声警报牵动起梅陇镇智慧养老服务的快速响应机制,一场“生命接力”就此展开。

紧急救援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

几乎同时,急促的警报声在梅香苑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呼叫平台响起。服务方乐健为老服务中心值班人员陆斌迅速锁定信号来源,启动应急响应预案:一边联络严阿婆家属,一边调度就近工作人员。正在蔷薇八村巡视的杨佳烨接到指令,火速奔赴一公里外的现场。

“当时严阿婆脸色苍白,无法起身。”杨佳烨回忆道。他立即按照紧急情况处置预案要求,先为老人测量血压,仪器显示老人血压偏高。由于家属无法及时到场,在与老人及其子女充分沟通后,他一直在老人身边守护。之后,老人突然体感不适,浑身颤抖,杨佳烨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陪同老人前往徐汇区中心医院。诊断结果令人心惊:心血管严重堵塞引发昏厥,摔倒致手臂骨折,医院当即下达病危通知。

从协助办理入院手续、购买生活用品到联系护工,杨佳烨全程守在严阿婆身边,直至晚上7点与家属、医护完成交接才离开。翌日回访中,乐健方面得知严阿婆情况稳定,后续需接受血管支架植入和骨折手术。

双重守护

主动服务与智能响应织密防护网

严阿婆的转危为安,是梅陇镇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构建“家庭养老床位+一键呼叫远程智慧关爱”双轨服务的一个缩影。

“家庭养老床位是主动上门‘体检’,一键通则是24小时在线的‘护身符’。”杨佳烨介绍道。作为乐健为老的一线工作人员,他负责蔷薇三居等区域的服务开展,日常工作轨迹覆盖朱行四村、蔷薇七村、蔷薇八村等多个小区。

在家庭养老床位项目中,乐健工作人员每月都会定期入户,为老人测量血压、血氧等健康指标,建立动态健康档案。而远程智慧关爱系统则通过智能设备实现异常情况自动报警,搭配老人可自主操作的一键呼叫功能,构建起被动响应的快速通道。“像严阿婆这样的独居老人,家中如果安装了一键通设备,能够确保遇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响应。”

这种“主动服务+被动响应”的模式已在梅陇镇形成初具成效。

体系支撑

数据赋能让养老服务更精准高效

“那天能快速赶到现场,得益于我们的就近调度机制。”杨佳烨解释道,一线工作人员会实时上报所在位置,管控中心接到报警后可立即匹配最近的服务人员。这种高效联动背后,是智慧养老平台与服务网络的深度融合。

为应对深度老龄化的严峻挑战,闵行区于2023年12月下旬启动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梅陇镇及乐健为老服务中心作为试点街镇和试点养老服务机构,打响了居家养老服务升级的攻坚战。作为试点指定实施单位,乐健为老服务中心紧扣《闵行区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方案》,历经一年多探索实践,将家床服务系统化为“调研评估—匹配需求—精准服务”的三阶段闭环模式,让老人“看得见服务、找得到帮手”,在梅陇镇蔷薇三居的“一居一院”试点中得到验证,凭借突破性实践荣获上海市民政公益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除此之外,梅陇镇也依托闵行区“康乐福”为老服务平台,为全镇孤老、独居老年人和60周岁及以上其他需要关爱的特殊老年人提供紧急援助、信息咨询、生活便民服务、预约挂号服务及主动关爱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24小时服务热线021-692899服务1491户家庭,处理一键通呼叫4249次,其中紧急援助121次,累计发送关爱短信4157条

从一场惊心动魄的紧急救援,到覆盖全镇数万老人的日常守护,梅陇镇通过引入专业力量,以“科技赋能+人文关怀”的双轮驱动,为独居老人居家安全撑起了一片坚实的防护网。

供稿:梅小萱

编辑:张瑾欣(实习)
初审:陈依婷
复审:何婷婷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