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见周家渡之美”
社区美育艺术沙龙活动
7月25日下午,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内气氛热烈,一场以“美在周家渡”为主题的摄影艺术沙龙活动在此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是美术馆与社区深度合作、共建美育项目的生动实践,旨在通过摄影艺术挖掘社区文化内涵,促进社区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展现社区治理成果,为“社会大美育”注入新活力。
场馆社区携手,共筑美育典范
/
浦东新区周家渡地区历史底蕴深厚,因渡口而生,因世博而变,如今凭借实干精神焕发出新的生机。周家渡街道积极与所属管辖区域的文化场所合作,共同打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实践典范。“美在周家渡”作为文化场馆与社区共建的美育项目之一,涵盖社区展览、美的下午茶、原作客厅、白领艺术沙龙、“向美而行”社区志愿者等丰富多样的惠民活动。这些活动紧密契合人民需求,引领社会风尚,树立文化自信,致力于以“社会大美育”打造无界美育大课堂,让艺术融入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聚焦摄影艺术,深挖社区活力
/
本次“镜见周家渡之美”摄影沙龙活动,是“美在周家渡”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以摄影为媒介,深入挖掘周家渡的历史厚度与文化温度。通过艺术实践,不仅促进了社区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充分展现了周家渡街道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显著成果。同时,活动为中华艺术宫“人民城市”系列公共教育项目注入了鲜活的地方叙事,实现了艺术机构与社区文化的深度互动,为社区美育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专家倾囊相授,共享摄影魅力
/
作为首场活动,中华艺术宫特邀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著名摄影家祖忠人老师担任主讲嘉宾。祖老师以“谈摄影艺术的社会价值和艺术功能”为主题,结合大量精彩摄影案例,在影像欣赏中分享了宝贵经验,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盛宴。
祖忠人老师指出,照片的社会价值体现在记录历史、重现历史、改变历史三个维度。“从事摄影多年,我有义务把有意义的内容好好记录下来。”他强调,摄影作品以“视觉印记”定格时代,将瞬间凝固成永恒的历史注脚。这些记录经时间沉淀,能唤醒亲历者的记忆,让后人触摸过往,成为连接不同时代的纽带。
在艺术功能方面,祖老师从纪实、风光、人物摄影三个维度展开阐述。纪实摄影承载历史责任,以真实为生命线,需精准捕捉决定性瞬间,如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用镜头构建“人类命运的视觉档案”,摄影师的敏锐度对纪实创作至关重要。风光摄影则是镜头与山河的深情对话,以鲜明主题为灵魂,摄影师通过光影、构图将自然升华为情感载体,让山川湖海成为心灵的投射。人物摄影作为艺术永恒的主题,追求形与神的交响,需瞬间破译面部情绪、捕捉肢体语言,实现“瞬间的相遇成为永恒的凝视”,好的人物摄影不仅记录外貌,更在光影中为灵魂塑像。
捐赠互动交流,激发创作热情
/
活动尾声,祖忠人老师展现了对社区美育事业的支持与关怀,捐赠了两本摄影集给周家渡街道。随后,他与摄影爱好者积极互动,围绕摄影实践与理念展开深入交流。现场观众纷纷提问,祖老师耐心解答,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经验技巧。这场沙龙活动让大家对摄影艺术的社会价值和艺术功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后续还将围绕主题开展多场专业讲座和ArtWalk摄影活动。
+++
此次“美在周家渡”社区美育项目的启动,是中华艺术宫携手周家渡街道共同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重要举措。未来,在“社会大美育”计划的引领下,中华艺术宫将继续深耕重点美育项目,让艺术之花在社区绽放得更加绚烂,让更多市民观众走近馆藏精品,感受艺术魅力,热爱传统文化。
供稿:张非易(实习)、杨淡宜(实习)
编辑:秦愫瑶 | 主任编辑:吴雯雯
当前展览
49米层展厅
美术作品中的上海
49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我心中的敦煌”绘画作品展
41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至真·致心”
——致敬大师·《赤子冠中》少儿绘画
创作活动优秀作品展
0米层15、16展厅
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
上海艺术大展
0米层17展厅
天行意动·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态雕塑展
0米层20展厅
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
抗战叙事(1931-1949)
0米层21、23展厅
吾心安处——夏阳的艺途与归栖
0米层序厅、中厅、24展厅、B2层展厅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
0米层E空间
《山海经之烛龙秘境》
沉浸式裸眼3D装置艺术展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地铁路线 /
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
/ 咨询热线 /
400-921-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