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竹节草”过后,闵行165个在建工地已全部复工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7-31 19:41:41

7月31日凌晨1点,市防汛办解除暴雨蓝色预警,全市同步解除防汛防台Ⅳ级响应行动,闵行各建筑工地从“防汛模式”切换至“复工模式”。

 “监理报告显示,现场隐患已全部整改,同意复工!”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初中部在建项目拿到监理单位开具的复工令,成为台风“竹节草”后首批复工的工地之一。经统计,目前,闵行区165个在建工地已全部复工。

今天上午9点,170余名工人已陆续从撤离点返回项目部。“安置的地方条件不错,厕所近、有休息地方,大家情绪都很稳定。”来自安徽的刘克鹏去年也经历了台风“贝碧嘉”,他坦言“已经习惯了”。而在他们返回之前,工人生活区的安全与舒适成为检查重点。

记者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初中部在建工地看到,集装箱组装的生活区板房整体稳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杨燕峰正开展“地毯式”检查:空调外挂设备是否松动、走廊支撑架是否牢固、卫生间屋顶有无渗漏……这些区域都被纳入排查清单。

“建设之初就做了压条、拉锁加固,现在要再确认效果。”杨燕峰介绍,房间漏水情况、配电箱状态、食堂卫生等均在排查范围内,而供工人淋浴用的空气热能泵已确认正常,食堂人员也已到岗备餐。“工人发现宿舍问题可第一时间反馈,我们会立即处理。”

相较于生活区,施工现场的恢复工作更为复杂。塔吊、人货梯等大型设备是检查重中之重。现场50多米高的塔吊虽能抵御12级大风,但台风后仍需专业检修。“台风期间已按规范收吊钩、让大臂自由旋转、收小车并断电,现在必须检修试运行后才能启用。”杨燕峰解释道。

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等危大工程的排查同样严苛。“你看这卡扣,哪怕一丝松动都得更换。”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彭明东指着脚手架节点说,后续将重新装回安全网保障工人施工安全。

积水清理则是眼前的“硬仗”。项目采取了永临接合的方式,提前把机电工程内的雨水泵安装,项目地下室800平方米区域内,10余台水泵正往外排水。“可能需要一天排完,剩下的水工人会用铲子清理。”彭明东说,工地积水是正常现象,地下室没有自动排水系统,没有抽完的部分工人再用铲子清理。

作为区级重大项目,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初中部建设项目,含教学楼、科学楼、体育综合楼及地下车库等,目前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预计2026年5月完工。“今天主要安顿工人、排查整改,工期再紧也不能让安全‘让路’。”项目负责人陈翔表示,项目需保障明年9月开学,台风虽耽误工期,但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联查”机制提升了隐患整改效率,“预计本周就能追回进度”。

此次复工背后有着完善的保障机制。区建设管理委建设工程监管科负责人周川介绍,应对台风时,7月29日晚8点通知全部建筑工地停工,30日中午升级防汛应急响应至二级。今早8点启动人员回撤,截至上午11时已全部完成返岗。26011名撤离工人均安全返岗,未发现现场受灾损失情况。

记者:毛海萍
初审:方佳璐
复审:方雨斌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