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各大医院急诊室里,因高温引发的各类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脑血管意外,尤其是脑出血病例的增加,格外引人关注。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就会增加17.3%。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血管仿佛被高温 “烘烤”,压力倍增,任何微小的诱因都可能引发脑血管的 “崩溃”。
45 岁的工程师小刘,就是这样一位患者。
血压飙升
小刘体型肥胖,有着 8 年的高血压病史,任性的他从未把高血压当回事,也未曾服用过降压药物。事发那天,酷热难耐,小刘在户外玩儿了一天,回到家后,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紧接着便恶心呕吐,随后陷入昏睡,左侧肢体也无法动弹。家人惊慌失措,立即将他送往瑞金医院急诊。
急诊医生迅速为小刘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血压飙升至 214/130mmHg,右侧基底节区出现血肿,且出血量从最初的 20ml 增大至 30ml。
情况危急,小刘被紧急转入神经外科。
开个“小天窗”
基底节区,这个大脑深部重要的 “交通枢纽”,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这里聚集着大量的神经核团及纤维素,掌控着人体的运动、感觉、视力等重要功能。一旦发生高血压性脑出血,就如同在这个 “交通枢纽” 引发了一场严重的 “交通事故”,病情往往十分凶险,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
以往,对于这类较大血肿,保守治疗效果有限,而传统开颅手术则如同一场 “大动干戈” 的工程,需要在患者颞叶部位切开一个较大的口子,才能到达血肿部位进行清除,这可能会对神经纤维造成更大范围横断损伤,不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面对小刘的病情,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经过慎重评估,决定采用目前国际前沿的 “经额内镜通道下血肿清除技术”。
“之所以选择这项新技术,是因为小刘的血肿位于基底节区深部,新技术在处理深部血肿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卫永旭医生解释说,术中会顺着神经纤维素的走行置入通道,在内镜下清除血肿,可避免进一步加剧血肿引起神经损伤,为术后功能康复创造更佳条件。
温柔的“清道夫”
手术由神经外科卫永旭医师主刀,任杰、林绍坚等密切配合。
手术摒弃了传统大骨瓣开颅那种 “大开大合” 的方式,仅在患者额部发际线内打开一个约 3 厘米的骨窗,通过导航引导,医生们精准穿刺并置入一条直达基底节血肿腔的微通道(Endoport),这就好比为医生们开辟了一条通往血肿部位的通道,在高清神经内镜的直视放大下,能够精准地看到血肿的每一个角落。
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流畅,耗时不到2小时,出血量仅为10ml。
这项新技术就像是一位温柔且高效的 “清道夫”。首先,其微创性大大减少了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其次,高清神经内镜提供的清晰视野,让医生能够更精准地操作;再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这不仅降低了手术风险,还能让患者术后恢复得更快。
小刘术后的恢复情况令人欣喜。术后复查 CT 显示,血肿清除得十分满意,受压的脑组织得到了有效减压。原本昏睡的小刘,如今神志清醒,对答流畅,还能遵嘱活动。目前,他已顺利转入康复科,进行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向着完全康复大步迈进。
哪些人适用?
专家再次提醒,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首要病因。大家务必重视高血压的预防与管理,定期监测血压,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将脑出血的隐患扼杀在摇篮里。一旦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症状,务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就诊,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神经外科 门诊时间:
脑血管病诊治随访专病:周五上午
脑梗死外科治疗专病: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欢迎转发点赞
文、编 | 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