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快看!我的恐龙绘本会讲故事!” 爱心暑托班的教室里,小朋友举着彩色手绘本,水汪汪的眼睛里跳动着比夏日阳光更耀眼的光芒。这个充满童趣的瞬间,正是浦东新区社志融合助力 “爱心暑托班” 项目的生动注脚 —— 专业社工与青年志愿者在此双向奔赴,共同编织着暑期成长的温暖图景。
作为连续 12 年入选上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品牌工程,“爱心暑托班” 始终以解决双职工家庭 “看护难” 痛点为己任。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自 2013 年深度参与以来,已累计服务超 2500 名浦东少年儿童,动员培育 500 余名志愿者,开创性地构建 “专业赋能 - 平台共建 - 成长共生” 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将志愿服务升华为有温度的专业实践。
专业赋能:为志愿者植入 “社工芯片”
“原来孩子闹脾气不是‘不听话’,而是需求未被看见!” 暑托班志愿者小高在乐群专业社工的 “三小时能量包” 系统培训后恍然大悟。这套由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独创的赋能课程,包含 30 分钟 “社工理念速递课”—— 用 “冰山模型” 解构儿童行为密码,以 “优势视角” 发现孩子闪光点;60 分钟 “倾听工作坊”—— 通过情景模拟练习 “同理 - 复述 - 引导” 三步沟通法;90 分钟 “安全应急演练”—— 从噎食急救到情绪识别,全方位打造儿童守护者。
“我们不是简单培训志愿者,而是为他们植入‘社工芯片’。” 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负责人形象比喻道。通过案例教学与角色扮演,志愿者们逐渐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实现从 “打杂小助手” 到 “社工好伙伴” 的华丽转身。
搭建平台:与志愿者一起 “共创课堂”
在 “五育花开 伴我成长” 主题课堂上,乐群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共同研发的特色课程大放异彩:《我的名字是幅画》让孩子们边学画画边了解名字背后父母的期盼;《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中国历史发展》为孩子们科普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非遗扎染魔法工坊》让中国非遗文化扎染工艺在孩子们指尖绽放。这些打破传统课堂边界的创意课程,正是 “社工搭台、志愿者唱戏” 的生动实践。
“当社工退后一步,志愿者反而走得更稳。” 参与课程设计的暑托班志愿者小刘感慨道。从最初照着 PPT 讲课到能灵活应对孩子们的突发提问,志愿者们在共创中快速成长为 hold 住全场的 “孩子王”。这种身份转变,让暑托班真正成为志愿者施展才华的舞台。
成长共生:在成长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爱心暑托班里,“共同成长” 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美好蜕变。当内向的志愿者变身 “故事大王”,急躁的 “准教师” 学会蹲下来倾听…… 志愿者们深深体会到,自己不仅教会了孩子规则,更守护了那份珍贵的同理心。而孩子们则在科学实验中睁大求知的双眼,在非遗手作里触摸文化温度。这种双向的成长赋能,构建起良好的暑托班服务生态。
乐群专业社工以 “赋能者” 的姿态,将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融入志愿服务,既提升少年儿童照护质量,又培育具备社会工作素养的新生代力量。正如项目负责人所说:“我们种下的不仅是暑期看护的种子,更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幼苗。”
当专业社工力量与志愿青春热情深度融合,当看护服务升级为成长赋能,“爱心暑托班” 这场持续了 12 年的民心工程,正书写着新时代 “人民城市” 现代治理的温暖答卷。区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在浦东,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每位志愿者都能绽放独一无二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