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记忆的容器
而物件是打开记忆的钥匙
上海的弄堂口阿婆卖粢饭糕
台北的巷子里阿伯推着车轮饼车
周杰伦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唱《双截棍》时
台北小巨蛋的荧光棒也在挥
春节时
上海弄堂里挂着红灯笼包汤圆
台北迪化街的骑楼下也飘着润饼香
我们在同一片土地上
血脉相连的温度
去年,睹物思情·寻找上海台北双城记忆(第一季)活动圆满举办。活动期间,累计收到百余份优质投稿,经筛选,最终50篇图文作品与135条视频内容入选,并通过线下文化空间和线上展厅同步展出,成为连接双城历史脉络与民间情感的重要载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展厅
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展厅
今年,睹物思情·寻找上海台北双城记忆(第二季)温暖开启,围绕两地的市井文化、艺术形态、创新就业等50组共同记忆事件(物件),用图文或短视频的形式把两地同胞爱聊的“共同话题”“文化纽带”,用更鲜活的方式展现。
作品征集规则
参与对象
上海、台北两地市民朋友,包括但不限于在两地生活、工作、学习过的个人或团体。
征集内容
围绕“睹物思情•寻找上海台北双城记忆”这一主题,征集上海、台北50件拥有共同记忆的事件(物件),以及背后的故事,包括但不限于吃穿住行、艺术人文、娱乐方式、节日习俗等内容。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8月20日
投稿邮箱
tbfw780@126.com
征集奖励
作品一经采用,即可获得沪台通卡通IP“海苔宝贝”精美手办一个。如同一作品由多人合作完成的,手办仅向第一投稿人发放。
征稿要求
1、第一阶段为图文征集,可以是上海、台北拥有共同记忆的事件或物件的照片、手绘图片等,并附上文字说明,须确保资料可靠,数据准确;
2、“沪台通”有权对拟发表的稿件进行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时说明;
3、内容必须为作者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不涉及版权问题。作品中如使用他人肖像、照片、图片等内容,必须注明来源,或取得作品著作权人授权使用,作品内容所涉及的肖像权、著作权(版权)问题由投稿者负责。作品参与后即视为授权征集方将该作品无偿应用于平面媒体、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平台公益宣传。征集方有权对参与作品进行再编辑,并将该作品以原作者、昵称或单位名义进行传播;
4、来稿请自留底稿,并附作者简介(200字以内)、通信地址、身份证件号码(港澳台同胞如已办理港澳台居住证,请填写居住证号码)、联系电话,以及开户行信息,包括:户名、账号、开户行(具体到支行),投稿后三个月内未获得录用通知,即可另行处理,不另对未刊用稿件提出意见;
5、所有采纳稿件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上海市台办新媒体中心)拥有作品的使用权、推荐权。
双城记忆从不是静态的展陈,而是流动于日常的鲜活印记——它藏在你我抽屉里的旧物中,凝于手机相册的老照片上,融在饭桌间的乡音里。诚邀您携带最具故事性的物件、最想诉说的衷肠,共同书写这份属于沪台两地的“双城记忆”。
来源:@沪台通
1 | 2025海峡两岸校际体育联盟棒球赛(上海站)鸣哨开赛 |
2 | 凝心聚力 快乐同行——静安区举办台协台青夏季考察活动 |
3 | 青春脚步丈量申城,两岸青年共赴上海之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