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疾控 > 文章详情

毒蘑菇的 4 大误区 + 急救指南,每个人都该看看!

转自:上海疾控 2025-07-31 15:55:51

近期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野生蘑菇进入了快速生长期。然而,千万要注意 ——不要采摘野生蘑菇食用!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其中不少具有毒性,甚至可能致命。大多数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人并非不知道毒蘑菇的存在,而是受到民间流传的一些有关毒蘑菇的认识的误导。

省流版

1.包括靠颜色、生长环境、生蛆生虫情况无法辨别毒蘑菇,高温等处理方式不能祛毒。

2.误食毒蘑菇后通常在 2-24 小时内出现症状,不同毒蘑菇会引发胃肠炎、神经系统损伤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同症状。

3.中毒后需尽快催吐,神志清楚时可通过扣咽部等方式催吐,然后立刻就医,且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

这些毒蘑菇辨别方法,都是误区!

很多人凭 “经验” 辨别毒蘑菇,却不知这些说法早已被科学证伪,稍不注意就可能酿成悲剧:

误区 1: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事实上,单看蘑菇的外表,并没有绝对的安全标准。一身雪白的鹅膏菌看起来很普通,却是一朵致命的“白毒伞”!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同样剧毒无比。

误区 2:长在阴暗潮湿处的才有毒

不少人觉得 “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树下;有毒蘑菇在阴暗肮脏角落”。这其实是错的!所有的蘑菇都偏爱“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地点和毒性毫无关系。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长在干净的林地上。

误区 3:生蛆或生虫的蘑菇无毒

别被虫子 “背书” 骗了!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也会生蛆、生虫。这种辨别方法毫无科学依据。

误区 4:高温烹煮、煮沸、晒干可祛毒

毒蘑菇的毒素性质通常很稳定,一般的烹饪方法或晒干加工都不能把毒素去掉。更危险的是,无毒的蘑菇常常与有毒的蘑菇混生,很容易沾染毒蘑菇菌丝,哪怕吃的蘑菇是无毒的品种,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误食毒蘑菇后,身体会发出这些 “警报”

误食毒蘑菇后,中毒症状通常在2-24小时内出现,不同毒蘑菇的毒性表现大不相同:

❗部分毒蘑菇会引起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

❗有些会损伤神经系统,表现为幻觉、精神错乱甚至昏迷。

❗还有些毒蘑菇还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中毒后,这样自救能争取时间!

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一旦发现中毒,尽快催吐 + 及时就医是关键。

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用手指扣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尝试,尽量把胃内的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就医:立刻送往正规医院救治。务必携带剩余蘑菇样品,方便医生鉴定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

最后再次提醒:

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在外观和生长环境上高度相似。仅仅依靠肉眼很难成为辨毒专家,为了安全,尽量选择市售的蘑菇,坚决不采摘、不食用野生蘑菇和来历不明的蘑菇。若误食后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带上蘑菇样本,这是救命的关键哦~

/健康科普

供 稿:韩明慧

编 辑:钟柳依

审 稿:段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