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点,朱家角镇康园路211号安置点门口,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一期项目的350名建设者排着长队等待返程。大巴静候在侧,工友们手提肩扛行李包裹,脚步轻快地登车,一张张脸庞难掩重返生活区的激动笑容。
“吃住都有人管,一日三餐顿顿不少,政府安排的巡防力量日夜守护,心里特别踏实。”工友唐海南细数安置点的点滴保障。风雨间隙能在安置点附近安全区域走动活动,生活节奏未被打乱——“该午休午休,晚上早点休息,没啥可焦虑的。”
工友朱西学回到项目部宿舍,立即着手整理床铺。从去年至今经历两次台风转移的他深有感触:“无论是政府还是项目部,安排的住宿条件和服务都很到位。大家安全返回,收拾好‘小家’,就能安心准备开工了。”这方小小床铺的归整,是生活回归正轨的第一块基石。
在人员安全返回的背后,是项目方高效有序的应急响应闭环。据中建二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一期项目党支部书记吴宗宸介绍,台风来临前应急预案已全面启动,确保工人第一时间转移至安置点。接到返回指令后,项目部立即组织安全、工程等部门对工地进行了全面排查,在确认无隐患后,才组织工人返回已通水通电的生活区。
“让工友一个不少地回来只是第一步。”吴宗宸强调,项目部已提前协调食堂备好热饭热菜,确保工人返程后及时吃上热饭热菜。这一切有条不紊的安排,都指向同一个目标——以最快速度恢复生产。
早晨6点,受此次台风影响转移安置到金泽4处安全场所的人员,正在收拾物品有序撤离。一瓶牛奶、几个面包、一声问候,安置点工作人员在回程前,为大家送上了一份份简易的早餐并互道珍重。
“总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回去吧,我们动作要快。”6点前,接到餐食配送的安置点工作人员,立即开始清点、搬运,准备为回程人员尽快送去早餐。
在金泽各安置点暂避“风雨”的人员里,绝大多数都是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的工友们,为不耽误工期,有的工友顾不上吃饭就匆匆返程。得知这个情况后,金泽镇防汛指挥部连夜为回程人员集中采买早饭,并赶在大家出发前完成送餐。
一次台风的来袭,一份简易的早餐,一张张质朴的脸庞,这背后蕴含着许许多多相互尊重、彼此包容的故事。
记者:魏阜龙(首席)、方莹莹(实习)、陈家欣(实习)
资料:融媒体金泽镇分中心
编辑:俞静彦
责任编辑:孙晨(首席)
终审:张婧(特聘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