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风雨里,这碗热饭更暖心!“两老”社区的防汛“暖”部署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7-31 14:38:02

一场台风,考验着一座城的坚韧,更彰显着一座城的温度。当台风“竹节草”携风裹雨来袭,全市上下正遵循市委、市政府“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城市安全、市民平安”的指示精神严阵以待时,在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这个老旧小区多、高龄老人多的“两老”社区里,一幕幕温情的画面正在风雨中上演,勾勒出这座人民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顶风冒雨,每日为老人送出约320份盒饭

7月30日晚,窗外风雨交加,家住长白新村街道的王阿婆心里正犯愁午饭怎么解决,一阵敲门声响了起来。“王阿婆,您的晚饭来啦!热乎着呢,赶紧吃!”开门一看,是社区“网红食堂”熊猫饭堂的送餐员和社区志愿者,他们身上还带着雨水,手里却稳稳地捧着一份热气腾腾的饭菜。

“哎哟,这么大的风雨,太谢谢你们了!”王阿婆激动地接过饭菜。送餐员笑着说:“阿婆您放心,再大的风雨,也挡不住我们给您送饭的脚步。”临走前,志愿者还细心地发现王阿婆门口堆着几袋生活垃圾,便主动拎了起来,“阿婆,垃圾我们顺手帮您带下去了,风大雨大您腿脚不便,千万别出门了啊!”

这暖心的一幕,是杨浦区应对台风“竹节草”的一个缩影。“在此次台风来临前,我们提前就梳理好了所有需要送餐的独居、高龄老人名单,同时,我们还为送餐员重新规划了最优路线,确保饭菜能准时、温暖地送到每一位老人手上。”街道服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台风来袭的这两日,长馨长者食堂的送餐员们顶风冒雨,每日为老人送出约320份盒饭。

服务的温度,不止于一碗热饭。送餐员们还多了一项“额外”的工作——帮老人顺手带走生活垃圾。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汇聚成了风雨中最动人的暖流。

“两老”社区与“万全之策”,于未雨绸缪处显担当

长白新村街道是典型的“两老”社区——老旧房屋多,老年人口比例高。这两个“老”的特点,意味着在面对台风等自然灾害时,社区的安全防线需要筑得更牢,民生保障需要做得更细。

“必须坚决落实市、区防汛工作要求,树牢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在台风来临前的防御工作会议上,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孙辉说,“我们街道‘两老’的特点,意味着更易受灾害影响,必须立足最不利情况,做最充分准备。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到一线去,到群众身边去,确保指令一贯到底。”

记者了解到,为应对台风,长白新村街道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街道防汛办加强统筹,督促各居委、物业公司及应急抢险队伍做好准备,确保防汛物资储备充足;加强对屋面、立面、地面的“三面”排查,即查即改;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与此同时,一张覆盖全社区的关爱网络也迅速启动。55名社区关爱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逐一联系高龄、独居老人,提醒他们关好门窗、储备物资、非必要不外出。小区里的电子屏、宣传栏、居民微信群,滚动播放着气象预警和安全提示,确保信息传达到“最后一米”。

风雨终将过去,城市将恢复往日的平静。但这份在风雨中淬炼出的责任与担当,这份“一碗热饭”和“一袋垃圾”所承载的城市温度,将长久地留在长白居民的心中,成为杨浦这座暖城最生动的注脚。

文字 | 沈莹

图片 | 沈莹

编辑 | 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