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检察 > 文章详情

骄阳映照初心,青春“燃”动一线 | 青干班·轮岗锻炼展风采

转自:上海检察 2025-07-31 14:33:57

盛夏时节,热浪如潮。青干班学员深入基层轮岗锻炼,以“归零心态”拥抱历练,以“实干姿态”深耕岗位,以“成长自觉”驱动蜕变,在担当作为中锤炼过硬本领。他们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让青春在服务人民群众、助力法治建设的实践中绽放光彩。现在,让我们一起聆听三位轮岗学员的学习感悟——

成长加速器

轮岗锻炼展风采

以跨界得破界,于未知求新知

高诗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组织人事处干部

轮岗单位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办公室

从市检察院组织人事部门到静安区检察院办公室的宣传一线轮岗,于我而言是一段深入基层实践、拓宽新视野的成长之旅,我得以触摸基层检察工作的蓬勃脉动,更在履职过程中进一步拓展了视野。

练就“慧眼”,讲好检察故事

从懵懂无知到初窥门庭,在静安区检察院从事检察宣传的数月间,我深切领悟到:做好基层检察宣传工作,需要练就一双“慧眼”。

这双“慧眼”,要善于“捕捉”闪光点。策划“防治光污染”公益诉讼宣传漫画时,当写下那句“公益诉讼防治光污染不是对灯光的简单限制,而是一把校准城市亮度的法治标尺”时,我由衷为检察官的办案效果感到骄傲。它让我真切体会到,将检察官履职的智慧成效精准转化为公众共鸣,这份“与有荣焉”正是宣传工作的价值所在。

这双“慧眼”,要精于“死磕”细节关。犹记得初到静安的首个策划,同事们带着我对漫画细节进行近乎严苛地推敲。这份对极致的追求,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在组织人事还是宣传战线,严谨细致、坚守原则的作风应当是一脉相承。

迎难直上,投身创新工作

我在静安区检察院办公室有幸参与了《上海市检察机关检察外事和涉港澳规范指引》的编撰,我和同事一起对检察外事工作和涉港澳工作相关规范进行全景式梳理说明,细化实操思维导图,帮助相关人员更全面便捷地掌握相关工作要求和事务办理规范。

这份经历极大深化了我的认知:伴随着中国检察、上海检察“朋友圈”的日益扩大,检察外事工作是涉外检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现国家法治文明、参与国际规则塑造的重要窗口,责任重大,舞台广阔,大有可为,更须有为。

深研细究,体悟检察文化

作为青干班第二组组员,我参与检察文化建设课题,有机会梳理上海市基层院文化品牌建设情况,是一次珍贵的“向下扎根”之旅。通过对多家基层院的深入调研,我沉浸式感受了上海检察文化品牌的蓬勃生命力:在深耕金融检察、知识产权检察、未成年人检察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融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擦亮各具特色但声息相通的文化品牌。

每个检察人都是检察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我们自觉将新时代检察精神内化为自我价值追求,外化为日常自觉行动,方能使其成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动力。

未来,我将带着这次跨界求知的宝贵经验,在轮岗岗位和本职工作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勤学淬炼铸匠心 挺膺担当砺成长

李灿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检察官助理

轮岗单位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第三检察部

怀揣“归零心态”迎接新挑战,我赴基层院进行轮岗锻炼,为个人成长经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实现了多维能力的淬炼提升。

融入中心大局,淬炼服务保障之能

金山虽处沪南远郊,但创新实践敢为人先。作为一体落实 “三个管理”的重要探索,金山区检察院率先承担“每案必评”及市检察院“每案必检”试点工作。我有幸参与其中,协助起草完善《检察机关案件质量检查三十问》,为评查工作提供实操指引。协助理论攻坚,参与申报案件管理课题《全覆盖案件质量检查评查机制研究》,助力构建科学评查体系。我切身感受到基层院紧扣实际、务实创新的担当精神,也让我深刻理解了服务大局、推动政策精准落地的实践路径。

聚力上下一体,助推理论研究之实

立足法律政策研究职能,我积极推进涉外法治理论研究,参与并推动一分院、金山区院、杨浦区院联合申报的上海市检察官协会课题《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的法治应对路径研究》成功立项,深入探索检察理论服务涉外法治建设的有效路径;协助分院成功筹办“长三角中心城市检察协作机制”启动仪式;参与市院专项督查,深入了解兄弟基层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工作,学习宝贵经验,提升了在系统内协同联动的站位与能力。

精研综合赋能,筑牢服务决策之基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我还协助筹办多场高质量学术活动,包括“隔空威胁型强奸认定与适用”法律研讨会、“国际司法协助与涉外案件证据审查”讲座,有效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融合。撰写的《“现场待捕型”自首的司法认定》一文在“中国特色检察学科建设与检察案例研究”研讨会中荣获三等奖。我更加深切体会到:丰富的检察实践是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源头活水,必须从中提炼原创性、自主性的检察理论,方能更精准地反哺、引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次下沉基层轮岗,是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的宝贵熔炉。接下来,我将奔赴办案部门接受新的挑战,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成效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履职要求,为检察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岗位流转间,初心淬炼时

朱海荣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轮岗单位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

当卷宗上的罪名标签从分院二部“重大犯罪”切换为区院一部“普通犯罪”,我深深明白,这不仅是一次岗位的流转,更是一场对检察初心的深刻叩问,一次对专业根基的重新夯筑。

归零·沉潜:

以“空杯”心态扎根新土壤

暂别分院重大案件的赛道,直面区院案件类型多样、民生诉求鲜活的新环境,我毅然将过往“归零”,以新兵姿态躬身入局。面对大量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办案常态,面对需快速掌握的多类罪名审查框架,我沉心静气,如“海绵汲水”般从头学起。主动钻研法律条文、虚心请教资深前辈,从证据审查到文书制作,每个环节都锚定“扎实”二字,只为精准适配基层办案的快节奏与高要求。

深耕·精进:

于证据迷宫中织密指控锁链

一部办理的案件百态纷呈,其证据内容的多样性、法律适用的交织性,无一不是严峻考验。办理诈骗案件时,既要在浩繁的言词证据与客观痕迹中反复穿行,精准识别虚构事实的核心行为;也要细致审查被害人陈述与资金明细,印证其认识错误并确定损失结果;更要核查经济状况、追踪钱款去向,综合锁定“非法占有目的”。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主观明知证据锁链的严密构建,到开设赌场案各层级人员地位作用的精准界定与量刑均衡,再到伤害案因果关系的科学认定……这些办案要点,我在带教检察官的悉心指导下,通过逐页严谨阅卷、有效引导补侦逐一攻克,淬炼着“精准认定事实、有力构建指控”的基本功。

守正・铸魂:

以监督之笔描摹正义轮廓

基层是法律监督的最前沿。“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身边的小伙伴们用日复一日的实践向我诠释:高质效办案既要守住精准指控的底线,更要扛牢法律监督的主责。我与他们并肩作战,在办案中始终绷紧监督之弦——审查证据时同步审视侦查、审判活动的合法性与程序规范性,以检察监督守护司法正义,让法律条文在实践中真正落地生根。

从分院到区院,案件的内容在流转中丰富,而守护公平正义的初心在历练中愈发坚定。未来,我将以此为基,在检察事业的征途上继续砥砺前行。

供稿 | 市检察院政治部组织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