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时节,正值冬病夏治高峰,不少患者开始尝试一些医院今年新增的“杵针疗法”,再配合三伏贴、三伏灸的治疗,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下午时分,上海神州医院诊室内,上海市名中医、主任医师吴耀持正在为患者小陈进行杵针+三伏贴的治疗。
一段时间以来,小陈右手肘关节至小指、无名指经常有麻木、刺痛感,经过检查,医生确诊小陈患上了肘管综合征,其病因很可能是肘部慢性劳损、受凉导致。
针对小陈的症状,吴耀持先用杵针刺激其体表穴位,再用温针灸加以调理,半个小时治疗结束后,小陈的右手轻松了不少。
“杵针属于‘无创针灸’范畴,它结合了针灸的经络理论与推拿的力学效应,可以通过激发经气、平衡脏腑功能发挥作用。”吴耀持介绍道,“与普通针灸相比,杵针不依赖针感(得气),更注重力传导与穴位共振效应;与推拿相比,其工具能更精准作用于穴位。在冬病夏治的过程中加入杵针疗法,将针和药结合起来使用,可以实现治疗效果的翻倍。”
吴耀持介绍,根据治疗部位不同,杵针可以分为七曜混元杵、五星三台杵、金刚杵、奎星笔等,对应点、线、面等刺激方式。例如,七曜混元杵适合大面积推刮,奎星笔用于精准点穴。杵针疗法是一种结合传统针灸与推拿手法、以特制工具刺激体表穴位的外治法,具有无创、安全、操作灵活的特点。其核心在于通过杵具的推按、点叩等手法调节经络气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效果,常用于治疗疼痛、消化系统疾病及亚健康调理。
在三伏贴贴敷之前,可以先利用杵针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点穴,然后再将敷料贴上,将针和药有机结合,最终起到1+1>2的疗效。
除了治疗,利用杵针刺激穴位,还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平时在家里看电视的同时,就可以用杵针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及疼痛;若遇牙痛等小疾,可以点按合谷穴或在疼痛的局部按摩。”吴耀持介绍,杵针疗法操作简便,居民自己按摩保健也十分方便。
杵针适应证及人群
疼痛类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痛等,通过刺激局部穴位缓解肌肉痉挛。
内科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失眠、轻度高血压,通过调节脏腑气机改善症状。
亚健康调理:疲劳综合征、免疫力低下,配合穴位配伍(如足三里、关元)增强体质。
特殊人群:适用于惧怕针刺的儿童、老年人或皮肤敏感者,安全性较高。
撰稿/摄影:赵 立
编辑:史焕焕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