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吃完饭就想睡觉?可能是5种疾病信号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7-31 08:22:04

一吃完饭

眼睛就睁不开……

饭后犯困多为正常生理现象

通常饭后30分钟至1小时最明显

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但频繁或严重的困倦

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

倘若饭后频繁犯困(一天多次出现)、困倦程度严重(难以集中精力),或者伴有其他症状(例如头晕目眩、身体乏力、体重出现异常变化),有可能与以下疾病存在关联:

1

餐后低血压

吃饱之后感觉困倦、头晕恶心、心慌气短等情况,或许是餐后低血压发出的信号。

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餐后摔倒、昏厥、意识丧失等状况,这和低血糖的症状相似,但危险程度更高。

2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问题,餐后血糖容易出现大幅波动(即“餐后高血糖”现象)。高血糖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脑部供氧量减少;而血糖突然降低(胰岛素使用过量)又会引发低血糖反应(心慌、手抖、困倦乏力)。这两种情况都可能表现为饭后犯困。

3

甲状腺功能减退

这类患者常常表现出身体乏力、畏寒怕冷、反应迟缓等症状,饭后由于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增加,困倦的感觉会更加显著。

4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夜间睡眠时反复出现缺氧情况(打鼾、呼吸暂停),会导致白天出现“代偿性困倦”。这类患者即便睡眠时间足够,仍会因为脑部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在饭后(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增加时)出现严重的困倦感。

5

心脏疾病

1.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全身血液供应不足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致使外周器官(包括脑部)出现缺血状况。饭后胃肠道需要大量的血液参与消化过程,心脏“力不能及”,脑部的血液供应进一步减少,从而表现出“昏昏沉沉、想睡觉”的样子,甚至还会伴有身体乏力、呼吸急促等症状。

2.冠心病:心肌缺血引发“隐匿性不适”

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狭窄,心肌的血液供应本来就不足。饭后心肌的耗氧量增加(消化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可能会诱发心肌缺血,表现为胸痛、胸闷或者“一种难以言说的闷堵感”。这种不适可能会被误认为是“犯困”,实际上却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3.心律失常:心跳异常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通过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合理控制进食量、进行适度运动锻炼,能够有效缓解饭后犯困的情况。如果伴有其他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排查病因。

资料 | CCTV生活圈

编辑 | 李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