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松江 > 文章详情

3430名抢险队员、超1.1万人次排查……松江众志成城迎战台风“竹节草”

转自:上海松江 2025-07-31 06:34:53

在早高峰的地铁站,公交车早早待命,随时准备应急接驳;在城运中心,防汛“大脑”24小时不停转;在各个易积水点位,抢险队员严阵以待......暴雨如注,狂风呼啸,面对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的步步紧逼,松江区启动防汛防台Ⅱ级响应,3430名抢险队员严阵以待,超1.1万人次投入风险隐患排查,近1.9万人安全转移避险。全区上下与时间赛跑、与风雨搏击,用最严密的防线守护百姓安全。

48小时连续升级

防汛响应逐级提升

这是一场与台风的“赛跑”。7月28日晚8时,随着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松江区防汛“战斗”正式打响,Ⅳ级响应迅速启动。

然而,“竹节草”的威力远超预期。仅仅24小时后,黄色预警拉响,防汛响应升至Ⅲ级。30日凌晨4时40分,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暴雨黄色预警再次响起。中午12时,橙色预警如期而至,区防汛指挥部进入Ⅱ级应急响应状态,各街镇、经开区及区防汛指挥部主要领导进入岗位,根据预案及时落实各项防汛抢险措施。

“每一次预警升级,都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区防汛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六个工作小组24小时不间断运转,各级防汛负责人全部进驻城运中心,把问题想得更全面,把措施落到最前端,扎实做好防汛防台各项工作。

一场与台风的全面较量全面展开。

11766人次“大检查” 

不放过任何安全死角

在这场与台风的较量中,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安全。截至30日下午6时,全区11766人次巡查队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头顶上”的安全不容忽视

2269棵大树被重新加固,206块店招店牌得到加强,35块户外广告设施被牢牢固定。

“脚底下”的隐患更需严防

879处地下空间逐一排查,64座下立交再次“体检”。1802名环卫工人冒雨作业,78786个排水口被逐一清掏,583条易积水路段反复清扫。

“我们要确保每一个角落都不留死角。”区市容绿化局工作人员说,与供电公司联手,他们已消除167处树线隐患。

3430名队员待命

33辆“移动泵车”就位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190支抢险队伍、3430名抢险队员早已整装待命,随时准备“向险而行”。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33辆“移动泵车”——它们如同钢铁“战士”,按照预案精准到达指定位置。各街镇的56台移动小泵车也已部署到各个易积水点位,形成了一张严密的“排水网”。

兴仓路就是这张“排水网”威力的最好证明。这里地势较低,历年台风都是“重灾区”。但今年不同了——区水务局“未雨绸缪”,启动了初雨调蓄池及雨水泵站新建工程。虽然工程还在建设中,但他们创新性地预置了1200立方米/小时的临时泵,将原本的“自排”改为“强排”。30日当天,当积水刚一出现,消防部门和茸平排水公司的“战士”们立即赶到,泵车轰鸣声中,积水很快消退。附近居民纷纷点赞:“这次真的不一样了!”

“一有积水,我们立即出动。”上海茸平排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移动泵车”就是与积水搏斗的“利器”。

18983人“大转移”

 一个都不能少

最温暖的画面出现在30日上午9时——18983名需要转移的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位。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不眠不休。“安全第一,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所有转移工作人员的共同信念。

与此同时,全区所有工地“按下暂停键”,13家知名景点包括欢乐谷、辰山植物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全部暂停开放。182艘船也按要求提前回港避风。

从28日的蓝色预警到30日的橙色预警,从Ⅳ级响应到Ⅱ级响应,松江区这场防汛“大战”仍在继续。

区防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坚决打好防汛减灾这场硬仗。”

截至发稿时,松江区各项防汛措施正有序推进,全区上下正以持续严密的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韩海峰

图片:姜辉辉 受访者供图

编辑:周雨薇 张小小

审核:周样波 周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