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台风中的闵行最大旧改小区:安全最大,烟火依旧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7-30 23:33:50

7月30日上午,台风“竹节草”外围云系带来疾风骤雨,吴泾镇记录下全区最大阵风——23.1米/秒(9级)。闵行最大旧改小区吴泾小区,改造工程已推进至70%的关键节点,1100多户居民安居家中享受着厨卫独用空间敞亮的“新生活”剩余涉及改扩建的房屋均已结构封顶,最后3幢正在进行外墙和屋面粉刷,小区处于边施工边安居的特殊状态台风下的旧改小区还好吗?记者带你直击——

风雨同舟,近百名建设者温暖转移

“受台风路径变化影响,为确保绝对安全,在工地生活区居住的所有工人必须立即撤离转移!”7月30日下午2点半左右,吴泾小区旧改项目部接到了来自上级的紧急指令。

施工单位迅速组织,100名负责吴泾小区改扩建的工人需马上转移。他们平时居住在龙吴路放鹤路路口的临时工棚内此时外面风雨势头正劲。考虑到工人携带行李在风雨中行走不便,项目部叫来了“货拉拉”货车,专门负责运送工人们的铺盖和简单行李。工人们轻装上阵步行前往目的地位于小区内的党群服务中心。这段路,步行约15分钟。

从活动板房搬到更安全的地方

与此同时,小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罗祖疆早已为他们做好准备党群服务中心200平方米的活动室向这些建设者敞开大门,30多人住没问题。“雨伞放门口!抽烟的师傅不要在室内抽,卫生间在走廊那头带队的负责人明确了几条住宿纪律。

转移略带松弛感

室内10多名先到的工人已铺开被褥,有的闲聊,有的刷手机,还有人外放着悠扬的地方戏,气氛舒缓轻松现场还添置了多个接线板,方便工人给手机充电。几位女工被安置进了附近宾馆其余人员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我们离开时一定把这里打扫干净,不能给人家添烦。负责生产的工长老刘说。罗祖疆则说“他们为我们小区辛苦付出,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是应该的

风未至,弦已绷十二级准

实际上29日升级为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开始,项目部就启动了应急预案,所有高空和户外作业全部暂停,转入24小时不间断巡查模式巡查重点是施工区域的脚手架、材料堆场、围挡及居民区周边的环境安全。

30日早上9点左右记者到达时,项目负责人戈昱晟正带领同事冒雨巡查工地他们的防水外套已被雨水打湿大半。10点半左右巡查人员发现一处标识标牌在强风中松动,存在脱落风险当即通知工人爬上去摘下来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29日夜间巡查到的另一处被损坏的施工围挡,也在第一时间紧急加固

工人抱着拆掉的标识标牌在雨中走

你看那些‘老虎窗’,戈昱晟说,改造前窗底接口有缝,雨水易渗漏。现在改造工艺精细多了,斜面坡度契合,底部不留缝,雨水顺流而下。屋顶、天沟、门窗的防水都做了专门处理,不同部位用料和工艺都不同这个处理好,就不用担心漏水啦!

修葺一新的“老虎窗”不怕漏水了

不过,毕竟是在居民区施工,如何保证大家日常安全?“脚手架本身已具有很强的抗台风能力,这次应对‘竹节草’我们对脚手架又都进行了加固,上面的材料也进行了清理”,戈昱晟指着脚手架上的安全网说:“去年比这更强的台风都扛过去了,今年我们更有经验,准备也更充分。”

工作群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物资仓库记者看到了储备排水泵、应急照明、沙袋、铁丝、雨具等大量防汛防台物资,项目部还对所有工人进行了专项安全教育,确保每人都清楚避险路线和应急措施。“风大雨大,安全最大,未雨绸缪轻车熟路了”戈昱晟说

台风天里,寻常“烟火气”

记者撑着伞在小区内走了一圈发现这轮台风似乎没有带来太大影响。改造过半的小区,部分区域道路平整、环境整洁,新划的停车位井然有序。风雨不小,但并未见明显积水点。居民大多待在家中,偶尔可见匆匆返回的身影。小区配套的菜场附近,几位坚守摊位的商户整理着被风吹动的篷布风雨中“烟火气”延续依旧。“台风一来,人肯定少咯,生意差了点。”一位摊主说这几乎是台风天里最“寻常”的烦恼了

成套的住宅,对其屋面进行防水整修

“居委会前天就启动了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响应居民需求。”罗祖疆坦言,施工状态下,台风天居民最担心的主要是老旧房屋渗漏水随着旧改工程的推进,特别是屋面、外墙、天沟的改造和防水处理到位,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有零星反映,比如某些雨棚接口或排水管不畅导致少量进水,应急队伍会第一时间上门处理。居民张阿姨对改造后的房屋表示满意“以前下雨发愁,现在台风天心里踏实多了!”

127、128、129是旧改最后三幢

夜幕降临,风雨未歇。居委会、物业、施工方,各自的值班人员继续着他们的巡查这个边安居边建设的小区,用严密的组织、周全的准备和守望相助的温情,接受“竹节草”的考验。

记者:崔松鸽
通讯员:杨东升
初审:方佳璐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