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平安力量在身边,合伙助力显担当丨善治长安

转自:绿色青浦 2025-07-30 17:56:35

“以前是各扫门前雪,现在是全民当侦探!”在盈浦街道,既有繁华的商圈、热门的打卡地,也有密集的居民小区,传统“单打独斗”的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在全区“平安合伙人”品牌和盈浦“平安屋”“平安商户联盟”治安防控功能的基础上,街道将商场保安、外卖骑手、社区志愿者等群体共同纳入群防群治体系。如今,这些“民间英雄”用日常工作中的“火眼金睛”,织就了一张“人人都是侦察兵、处处都有安全岗”的立体防护网,共同守护住盈浦这片商居交融的热土!

专管员智救轻生客

商圈物业保安,从“守门人”到“平安前哨”,他们是离商铺、顾客最近的人,东方商厦就有一位何师傅,最近因“一秒救人”的事迹而成为商圈红人。那天下午,三楼有位女士在玻璃围栏和扶梯旁徘徊,眼神涣散、步伐凌乱。例行巡查中的何师傅敏锐察觉到了这名“顾客”的不同,“普通顾客会看商品,她却一直盯着扶梯间隙”。何师傅并没有高声大喊,而是悄悄靠近。就这此时,这位女士突然身体前倾、欲跳下楼梯。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反复演练形成的肌肉记忆,何师傅瞬间完成“观察-判断-出手”的连贯动作,一把将人拽回安全区域。

后来经了解,女顾客当时情绪不稳定一时想不开,于是就有了“怪异”举动,而何师傅的“极速”反应,及时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现在我们不只是守门的,更是平安治理的神经末梢。”商厦物业经理介绍道,安保团队已累计报送安全隐患一百多条,调解纠纷数十起,实现了从“被动值守”到“主动治理”的转变。

快递员急助中暑人

午后的烈日下,马路上的骑手都在争分夺秒,轮胎转冒烟地飞奔送货中。快递员小靖在配送途中,忽然看到一位男子正瘫坐在绿化带旁。“面色惨白、体温烫手,典型的中暑症状!”顾不得耽误送货,小靖秉持着“平安合伙人”的职责,即刻将情况发送至“盈安义警”工作群内,并拿出自己冰镇过的矿泉水贴在其额头降温,随后赶来的民警对中暑男子进行了快速处置,成功化解了一起群众突发疾病事件。

“送餐、送货路上救个人,比准时送达更有成就感。”外卖员、快递、代驾小哥这些日夜穿梭于盈浦大街小巷的“移动哨兵”,路线熟、覆盖广、反应快,用电动车轮丈量出“15分钟应急响应圈”。一部手机、一个微信群、一条消息,骑手们在送单途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如可疑人员、安全隐患、突发事故等),做到第一时间上报,成为平安盈浦建设的“铁脚板、千里眼、顺风耳”。

巡察员巧查黑广告

民乐佳苑小区的盛大哥是首批加入“平安屋”的治安巡察员,也是街道第一批“盈安义警”。他的安保岗亭不仅24小时亮着“红蓝灯牌”,更是附近居民和夜归人的“温暖港湾”。

有一次,他在晚班执勤期间,发现一名可疑男子在小区车辆的反光镜上张贴广告,他立即使用“平安屋”的一键报警,将情况反馈给了派出所,并同步跟踪报告。民警第一时间出警,对张贴广告男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警告其不可再犯,为小区众多车主铲除了恼人的“牛皮癣”。

“小区的居民都和我的家人一样,做‘合伙人’能帮到大家,我心里踏实!”盛大哥的话感动了许多人。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商铺店主、热心居民加入到“平安合伙人”队伍,用邻里守望的温情守护着家园平安。

从商场到马路,从小区到街巷,盈浦街道的“平安合伙人”用他们的火眼金睛和热心肠,让安全防护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保安队员时刻警觉的眼神、外卖快递箱里的急救包、“平安屋”永远亮着的蓝灯……都在诉说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治理温度。正如一位居民所说:“现在走在街上,看到身披橙马甲的志愿者,心里就特别踏实。”这或许就是对“平安合伙人”最好的褒奖。

资料:区委政法委

编辑:朱人杰

责任编辑:郭苗苗(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