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台上,只见一支机械臂稳稳舀起冰淇淋球,精准装入杯中,另一台机器人正在鸡蛋壳上雕刻精细图案,而旁边的按摩机器人则为过往的观众熟练地放松起了肩膀——这些需要依靠“手感”的精细动作,对于非夕机器人已经不在话下。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非夕科技与具身智能初创企业穹彻智能联合参展,以“具身智能照进机器现实”为主题,向行业人士和社会大众展示自适应机器人的十八般武艺,以一系列突破性演示,宣告具身智能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进入现实场景。
此外,精细的蛋雕演示引人注目,由自适应机器人拂晓Rizon担纲“雕花老师傅”,通过灵敏的力觉感知与先进的力控能力,实时调整力控参数,对生鸡蛋表面进行雕刻,还能随时切换图案。每一笔雕花既是对末端力控精度的挑战,也是对机器人在柔性、易碎物体上实现动态建模与自适应响应能力的综合考验。
展台另一侧,穹彻智能——由非夕科技孵化的具身智能新锐——把“客厅”搬进了场馆,验证了其“大脑”对多硬件的即插即用适配,也亮出了穹彻携手生态伙伴共建“无人家务时代”的路线图。
穹彻自研与联合海尔定制的两款单臂移动机器人在完全开放的环境里,现场演示洗衣、扫地、软物整理等家务:一条指令发出,机器人即刻拆解任务、规划路径,先后完成衣物抓取—投放—洗烘、地面碎屑清扫、鞋子成对归位、杂物分类入盒。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动作衔接如行云流水。
幕后功臣是穹彻新一代具身大脑Noematrix Brain 2.0。双重大模型升级后,机器人具备从指令推理、任务规划、环境感知到自主导航、操作执行的全链路智能。结合通用原子技能AnyGrasp(通用抓取)和AnyOpen(通用打开),两台机器人可以分工协作,配合默契而流畅地完成杂物整理、衣物洗烘、鞋履收纳等多项整理清洁任务。
现实世界的数据获取与处理一直是具身智能领域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为高效率、低成本获取高质量操作数据,加速模型迭代与性能提升,穹彻推出了具身工具链Noematrix Toolchain,将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模型训练、功能部署的全闭环能力工具化,帮助解决物理世界交互数据的获取与处理难题。
“如果我们让一位保洁阿姨佩戴数据采集工具,进行打扫房间、擦桌子等操作,可以映射到机器人身上。”据介绍,这套“随身穿戴”的采集神器,正是穹彻自研的伴随式数采套件 CoMiner。CoMiner伴随式数采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轻松穿戴,能适配单双臂等多种机器人形态,并支持仿真/真实环境遥操作与野外采集两种模式。
非夕以自研通用机器人为支点,把具身智能写进每一次力与物的真实交互。“未来,我们将以‘技术创新+平台赋能’的双轮驱动,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加速具身智能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助力解决实际生产难题、造福大众生活。”王世全谈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