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你知道吗?下午四点是灵感第二高峰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7-30 16:16:49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

“都四点了,等下班吧……”

于是,开始瘫在工位刷手机

对着电脑神游

甚至点开了外卖软件?

用“都四点了”合理化一切摆烂行为

自动切换成“明天再说”模式……

最近

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不要放弃下午四点”

引发网友热议

心理学家:下午四点是灵感第二高峰

下午四点像一个神奇的临界点,明明离天黑还有好几个小时,大脑却已单方面宣布今天“提前结束”,未完成的事项纷纷被打上“明日再说”的标签。同时这个微妙的时间节点,又放大了人们的时间焦虑:既提不起精神继续奋斗,又不甘心就此躺平,最后只能在刷手机中,等待明天的“重新开始”。

但你知道吗?如果把一天的清醒时间比作一条路,早上八点出发、晚上十二点抵达,那下午四点不过才行至半程。心理学家发现,下午四点前后,人的创造力和灵感会迎来第二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早晨)。此时早晨的紧绷感消退,大脑进入更松弛的“发散模式”,积累了一天的信息开始无意识联结,容易迸发新想法。而从人体生理角度来看,下午四点前后人体激素分泌较为旺盛,在适度午休和轻松心理状态下,精力和注意力能得到再度提升。

对此,大部分网友表示

下午四点还能干好多事

还有不少网友分享自己

下午四点正忙的不亦乐乎

学习新技能、复盘工作、锻炼……

当然

经过大半天的学习和工作

下午的疲惫和压力难以避免

与其被“四点魔咒”绑架

不如一起用

四把“钥匙”重启状态吧~

钥匙一:物理重启

可以通过这些物理方式,来唤醒疲惫的身体和精神——

■用冷水洗脸,或涂抹少量薄荷精油在太阳穴;

■到窗边或户外接受自然光照射,远眺50米外的景物;

■小声朗读一段文字,通过 “发声+听觉反馈” 双重刺激语言中枢;

■听一段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或听几分钟自然白噪音。

钥匙二:最小行动

专注完成一件小事,如打扫办公桌、复盘今天的工作、整理电脑桌面等,打破拖延惯性。

钥匙三:运动

TED演讲《The brain-changing benefits of exercise》中表示,运动对大脑有即时的影响,有助于提升转移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并可以持续两个小时。此外,一次锻炼会迅速提高神经递质的水平,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会让人锻炼后立刻感觉心情变好。

钥匙四:冥想

TED演讲《All it takes is 10 mindful minutes》推荐,只需抽出10分钟,进行短冥想清理“精神缓存”,有助于提升专注力、调节焦虑的情绪。

我们常被“下午四点来不及”“年纪大了学不会”等念头所困,却忽略了这些想法往往是自我设限的牢笼。

■据《柳叶刀》预测,到2035年,中国女性平均寿命将达到85.1岁,男性78.1岁。

■科学研究发现,大脑前额叶25岁左右才发育成熟,而人的创造力高峰可持续至60岁后。

■奥美互动CEO布赖恩・费瑟斯通豪调查显示,普通人40岁后赚的钱占一生总财富的85%。

所谓“时间门槛”更多是社会建构的焦虑,与其纠结是否错过了“最佳时机”,不如相信——只要我想出发,此刻就是最好的。

资料 | 申工社

编辑 | 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