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最美检察官”推荐人选
李小文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
主要荣誉
曾获评全国公诉标兵提名奖,全国优秀公诉人,上海检察业务专家,上海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浦东新区巾帼文明示范员,浦东新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入选首批全国经济犯罪检察人才库、首批全国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库、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从阡陌农田到世界级金融地标,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巨变是上海乃至中国金融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在这片热土之上,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坚实护航,而上海金融检察,正是其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坚定力量。对于李小文而言,投身上海金融检察事业,早已超越了职业选择的范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时代馈赠。在这里,她不仅是服务金融强国建设法治进程的见证者,更是用一个个案件标注法治刻度、以专业力量守护金融安全的建设者。
千锤百炼锻造“金刚钻”
2009年,全国首家金融专业化办案部门在浦东新区检察院成立。彼时,已拥有五年公诉经验的她,主动请缨加入这支开拓者的队伍,自此与金融检察结下了不解之缘。
挑战接踵而至,她承办了全市首例利用黑客技术窃取内幕信息案。面对堆积如山的卷宗、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拒不认罪的嫌疑人,她深刻意识到金融检察官的专业性,不仅在于具备深厚的法律功底,更在于必须具有快速学习与跨界融合的能力。为此,她深入走访涉案单位,虚心请教技术专家,最终以完整严密的证据链条,让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严惩。这段经历成为宝贵的财富,让她深深体会到,每一个“首例案件”都是磨砺专业锋芒的舞台,每一次“无先例可循”都是激发创新潜能的契机。
2014年,通过检察官遴选,她被调任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金融检察部门,更广阔的舞台为她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丰厚沃土。其间,她参与办理了全球第二例、全国首例滥用高频交易操纵期货市场案,全国首例利用沪港通账户实施内幕交易案,以及震动业界的上海私募第一案“某系公司”非法集资、操纵证券市场案。她还指导办理了全国首例期货居间人非法经营案、首例恍骗型操纵证券市场案……正是经历了一起起复杂、前沿、重大的金融犯罪案件办理的千锤百炼,才锻造了她过硬的业务能力。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她在全国第六届优秀公诉人比赛中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荣获“全国公诉标兵提名”和“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在揽下“瓷器活儿”之后,她也拥有了“金刚钻”。
源头治理推动“化风险”
她的专业精神不仅体现在对每一起案件的依法公正办理上,更源于其对金融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层次思考。从金融案件中研究发案规律、查找风险漏洞、推动监管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被她视为金融检察官的重要职责与使命。
2020年,在办理上海市首批欺诈发行私募债券系列案中,她敏锐发现多家审计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严重失职,提供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助推财务造假。经过深入调查核实和系统调研,她执笔起草了向有关行业协会制发的检察建议。这份检察建议成为《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出台后,首份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核并转送的检察建议,并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被写入最高检指导性案例,为从源头治理同类问题提供了“上海样本”。
2022年,针对非法助贷活动乱象及其监管漏洞,她又起草了向有关单位制发的检察建议,有力推动了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清理非法金融中介活动专项行动,并督促相关行业协会制定自律规范。该份检察建议被评为“首届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刑事检察文书”,再次展现了她善于运用检察建议推动行业治理、防范金融风险的突出能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犯罪形态,她深知唯有研究先行方能未雨绸缪。依托上海金融检察深厚的“专业化”基因,她围绕互联网金融、证券犯罪等前沿热点问题,笔耕不辍,先后撰写并发表50余篇高质量调研文章,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作为上海检察机关银行保险犯罪专业化办案团队召集人,她带领团队成员共同起草了涉信用卡诈骗、涉自贸区刑事案件、涉众型非法集资、涉私募犯罪等一系列内容的办案指引,用于指导具体案件的办理。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检察机关连续13年编纂并发布《金融检察白皮书》,这份凝结了她和同事们大量心血的报告,已成为金融业界风险防控不可或缺的权威读物。
综合履职开辟新路径
2024年,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将“金融检察综合履职”确立为高位阶创新项目。自此,她和同事们开启了金融检察创新探索的新征程,成功构建起“一中心、两基地、三分中心、四试点院”的金融检察综合履职和风险防控体系。
在陆家嘴、外滩等金融核心区域设立金融检察综合履职基地,旨在发挥重大案件办理、部门衔接协作、疑难问题研究、法治宣传教育等综合效能。她具体负责起草了上海市金融行政司法部门七方合作协议,以及沪苏浙皖检察机关金融风险联防联控联治机制,为构建高效联动、跨区域协作的金融风险防控治理大联盟奠定了制度基础。她还积极履行案件指导职能,督促、协助下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协同效能,成功抗诉纠正了多起刑事案件中发现的错误金融民事裁判,将多起案件线索移送监管部门进行行政处罚,有力维护了金融产品资金监管领域的公共利益。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实践与推动下,“深化金融检察综合履职”项目作为2025年市检察院重点创新项目予以继续推进,这也预示着上海金融检察将以持续创新为牵引,不断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潜心治学续写新篇章
就在不久前,她的工作岗位调整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研究室。这不仅是组织对她既往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她未来在更广领域内服务检察事业发展的信任与培养。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职责与使命。
立足上海,放眼全球,数字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格局,AI与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催生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型犯罪的挑战,涉外法治的复杂性日益凸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她已将目光聚焦于新经济业态下新型犯罪的智能防控、跨境犯罪的精准打击、涉外检察协同机制的构建以及检察改革的系统性深化等前沿领域。她立志以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反哺检察实践,用研究的“利剑”剖析难题,以实践的“坚盾”守护平安。
检察事业的征途未有穷期,守护公平正义的使命任重道远。面对奔涌的时代浪潮,她将以赤诚之心深耕前沿课题,以专业与创新为笔,继续在上海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上,奋力书写服务发展大局、提供法治保障的崭新篇章,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属于检察人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