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数据要素全方位赋能新型工业化,近日,市知识产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产品知识产权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将围绕上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持续完善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体系,优化服务生态,促进本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产品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应用能力显著增强,数据要素流通效率明显提升,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形成一批可借鉴的发展成果和典型做法。 试点工作即日启动至2026年6月底结束。期间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完善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制度。落实《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暂行办法》,结合本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特色,进一步细化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类别与实质性审查标准。 二是促进数据产品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依托本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等相关扶持政策,研究制定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产品知识产权支持政策,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登记主体在企业资质认定、试点示范项目认定等政策上予以倾斜。开展行业大数据开发利用行动,促进数据大体量汇聚、多样性处理,形成一批高质量数据产品。 三是推动数据产品知识产权价值提升。加强与上海数据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等具有知识产权或数据交易资质的平台对接,促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已登记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的交易流通、上架展示。鼓励企业、各类交易机构与银行、保险机构对接,促进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保险等金融创新。 四是打造繁荣有序数据产业生态。依托集成电路、高端装备、船舶海工、钢铁等行业龙头企业建设重点行业数据可信空间。持续推进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上海市语料平台、算力平台、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语料数据、算力、模型算法等资源,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推动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提高发展质量。 下一步,市知识产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加强资源共享,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宣传培训力度,提升相关企事业单位数据产品知识产权意识,推动参与数据创新。同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机构的合作对接,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数据产品知识产权试点,推动行业协会与数据交易平台、金融机构协同联动,探索构建数据产品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如涉及版权或其他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告知。)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
唯一官方微信订阅号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