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儿时都读过“任溶溶”,很多人的童年里有一只“彼得兔”。如今,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和他所著、所译的经典佳作,依然陪伴着无数大孩子、小孩子度过一段段欢乐时光。
近日,杨浦区图书馆主办的“橙长没烦恼”儿童友好阅读系列活动之“启思·经典共赏”主题活动第三场在五角场街道图书馆举行。童书作家、青少年阅读研究专家徐美玲以“永葆童心——任溶溶和彼得兔背后的神奇故事”为主题,带领小读者和家长共同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
“我是任溶溶,又不是任溶溶”
“任溶溶先生常说,自己的一生就是一个童话。”讲座伊始,徐美玲从任溶溶的生平故事讲起,回顾了这位翻译家、诗人、童话家、编辑家、汉语言文字专家的传奇一生。任溶溶出生于1923年的上海,90岁高龄时,仍坚持翻译《彼得兔的故事全集》,其译本语言生动、充满童趣,至今仍是孩子们的心头好。
徐美玲通过几个小故事,带孩子们走进任溶溶的世界——“我叫任溶溶又不叫任溶溶”讲述了他笔名的由来与翻译、写作生涯;“我和彼得兔一起过生日”则展现了这位“老顽童”与彼得兔一起过生日的趣事;还有“我是哪里人”“我的一生就是一个童话”“永远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在讲述中,孩子们逐渐了解到,任溶溶永葆童心,精研语言,专注儿童文学事业,一生致力于用俄、英、日、意四种语言,为孩子们翻译上千万字的世界各国儿童文学经典的同时,更为孩子们创作了大量的儿童诗、童话和儿童散文,是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史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他所翻译的《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夏洛的网》《长袜子皮皮》《彼得兔的故事》等大量世界儿童文学作品,以及所创作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给巨人的书》《怎么都快乐》等童话童诗,成为几代中国孩子的文学启蒙者,至今仍深受喜爱。
“他在我们心中成了一个‘可大可小的人’。他常说,能从事儿童文学是他的幸运,而中国的儿童文学事业能有任溶溶,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徐美玲动情地说。尽管任溶溶已离世三年,但他那颗“长不大”的童心,依然通过文字温暖着无数小读者。
经典再现,小读者与任溶溶的跨时空对话
活动现场,两位小读者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任溶溶的儿童诗《怎么都快乐》和《爸爸的老师》,稚嫩的嗓音里满是对文学的热爱。大屏幕还播放了任溶溶之子、翻译家、国际版权专家任荣康先生特意录制的视频,回忆了其父亲伏案翻译时的细节故事。编辑还为孩子们展示了献给任溶溶的油画作品《任爷爷和彼得兔一起过生日》。
互动环节中,家长们纷纷提问:“如何让孩子保持好奇心?”“经典文学对成长有何意义?”……徐美玲结合任溶溶的作品,一一回答,并建议大家重视保持好奇、永葆童心对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致敬经典,让童心照亮成长之路
“原来《彼得兔》背后有这样温暖的故事。这个暑假,我们会和孩子一起重读经典。”活动后,有参与本次活动的家长表示。
任溶溶曾说:“我的职业是儿童工作者。”这位百岁老人用毕生心血,搭建起了小读者们与文学之间的桥梁。2012年,他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25年,中信出版社再版《彼得兔的故事全集典藏版》,纪念其翻译该经典作品12周年,也向这位儿童文学泰斗致敬。
杨浦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橙长没烦恼”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小读者与大作家”的对话场景,引导孩子深入阅读经典,营造社区书香氛围。本次讲座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任溶溶的文学贡献,更传递了“永葆童心”的成长理念——正如任溶溶笔下那个“没头脑”却快乐的孩子,纯真与创造力才是人生最珍贵的礼物。
文字 | 汤顺佳
图片 | 杨图
编辑 | 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