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房可圆 > 文章详情

以“红色引擎”驱动“治理合力” 共建江湾“温馨家园”

转自:房可圆 2025-07-30 11:21:41

住宅小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晴雨表”,直接关乎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根据区委李谦书记调研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座谈会精神和区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工作推进会精神,江湾镇街道以虹口区“红色引擎 温馨家园”品牌建设为契机,聚焦住宅小区治理中的痛点堵点,构建“治理合力”协同机制,通过强化党组织引领力、激活多方协同力、提升民生服务力,推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从“各自为战”到“同频共振”,用共治共享的“金钥匙”打开小区治理新局面,让老旧小区焕发“幸福新活力”。

激活红色引擎 “驱动力”,夯实治理合力根基

“治理合力”的凝聚,始于党组织的坚强引领。江湾镇街道将组织建设作为协同治理的“压舱石”,通过强化“红色引领”、培育“红色骨干”,让党组织成为汇聚力量的“主心骨”。

定向领航,锻造治理“先锋队”

街道在业委会建设中突出“党员底色”,在换届选举中严把政治关、能力关,推动党员比例持续攀升。目前,街道业委会党员比例较上年提升8个百分点,这些党员骨干成为破解难题的“排头兵”:新北居民区3名在职党员牵头的业委会,用专业方案盘活12%停车空间,让“一位难求”成为过去;欣逸居民区“红色业委会”啃下3个小区物业费调价“硬骨头”,用真诚沟通赢得居民理解。

赋能提能,练就协同“真本领”

“以前签合同心里没底,现在有了‘智囊团’,做事更有底气了。”这是不少业委会成员的真切感受。街道打造“业委会之家”培训品牌,组织“圆桌会”,围绕换届流程、财务规范等难点开展讨论辅导,还健全“居委会干部兼任业委会执行秘书”机制,一对一指导规范化运作。“小区治理大家说”活动聚焦“三项规约”,推动40个小区业委会能力升级,让协同治理有了“硬实力”。

评价增效,激活服务“源动力”

“服务好不好,居民说了算。”街道建立物业服务质量“考评-反馈-改进”闭环机制,每季度召开业主考评会,打分结果与公共收益奖金直接挂钩,不仅推动物业费收缴率的提高,更倒逼物业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服务”,形成“居民满意-物业有劲-治理提质”的良性循环,为“治理合力”注入持续动能。

释放红色引擎“牵引力”,彰显治理合力效能

“治理合力”的价值,体现在破解民生难题的实效中。街道以居民“急难愁盼”为导向,推动多方力量靶向攻坚,让治理成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破解“调价僵局”
保障服务“可持续”

物业费调价常是小区治理的“火药桶”,街道用“专业评估+民主协商+三所联动”破局。引入第三方机构科学测算成本,居委会搭台组织听证会,运用“三所联动”机制调解矛盾,促成调价方案的通过。久久公寓、虹教小区等多个小区通过该模式完成物业费合理调整,实现物业服务“质价提升”。 

攻坚“充电难题”
守护出行“更安心”

场中二居民区的盛安家园则破解了非机动车“上楼充电”的隐患。小区地下车库不便,居民推车上楼充电成常态,消防安全风险突出。居民区通过“四百走访”摸清需求后,联合业委会、物业把闲置空地改造成地面充电场,争取“社区自筹+街道资助”资金支持,半个月就完成改造:红色地面划着整齐停车线,2组充电桩随时待命,物业、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巡逻队还会定期巡查,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安全充电,“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化解“安全隐患”
筑牢家园“更可靠”

“以前防盗门锈得关不上,晚上睡觉都不踏实,现在新门一装,心里踏实多了!”车南居民区乐久公寓的居民们最近迎来了“安全升级”——10扇锈蚀破损的老旧防盗门全部换新,带灵敏闭门器和坚固锁具的新门成了“安心屏障”。这得益于居民区党支部牵头的“三方买单”:街道支持一部分、物业承担一部分、业委会自筹一部分,仅用一个月就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心病”。

拓展红色引擎“辐射力”,拓宽治理合力边界

“治理合力”的活力,在于打破治理“围墙”。街道以党建为纽带,串联党员、居民、社会单位等多方力量,让协同治理从“小区内”延伸到“生态圈”。

党员带头,激活“内生力”

“退休不褪色,社区就是我的新战场。”欣逸居民区退休党员张根喜任业委会主任后,成了“社区管家”,调解矛盾、监督物业样样在行;仁德居民区业委会主任刘志诚用数年时间追回被占用的业委会用房,每年为小区挽回5万元公共收益;池沟居民区“虹彩合伙人”机制吸纳党员骨干、业委会成员、物业代表组建治理联盟,让“党员带头干”带动“群众跟着干”。 

平台搭台,凝聚“共识力”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议。”安汾居民区“事事有商,‘汾’说众议”议事厅里,居民、业委会、物业围坐一圈,停车纠纷、垃圾清运等问题在轻松对话中化解;韶嘉居民区“多方联动+群众参与”模式,让居民从“旁观者”变“参与者”。车南居民区更创新“潮汐停车”模式,白天开放闲置车位给周边单位,晚上供居民使用,一年增收37%,用智慧盘活资源,用协商凝聚共识。

资源联动,强化“外援力”

党建联盟单位成了社区治理的“好伙伴”。虹教小区的党建联盟单位主动认领门卫室翻新项目,让老旧门卫室换上“新面孔”;宝鸿小区引入智能安防、车位管理系统,在党建联盟单位支持下建成智慧社区样板,刷脸进门、线上找车位成了居民的“新体验”,也让“治理合力”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江湾镇街道以“红色引擎”驱动“治理合力”共建“温馨家园”,以党建为引领凝聚人心,以问题为导向破解难题,以多元参与激活活力。下一步,江湾镇街道将持续深化这一机制,让“红色纽带”更坚韧,让“协同网格”更紧密,构造“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幸福家园,让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获得感不断升级。

来源:虹口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