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媒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疾病。其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是常见的3种病毒性蚊媒传染病在全球广泛流行。记得出发旅行前了解风险,做好防护,才能让旅程更加安心!
三大病毒性蚊媒传染病是什么?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三种疾病均由蚊子传播,主要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它们多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潮湿环境中滋生(如积水容器、树洞等)。蚊子叮咬感染者后,携带病毒再叮咬他人,导致传播。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是全球传播最广的蚊媒病之一。多数登革热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会在1-2周内好转。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可高达40℃)、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有“断骨热”之称)、皮疹、出血倾向、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危及生命。多见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目前国内暂无上市的登革热疫苗,临床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患者典型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热,经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尤其影响手腕、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皮疹、肌肉痛、乏力等也较常见。多数人一两周内恢复,但部分患者的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久。目前国内暂无上市的基孔肯雅热疫苗,临床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绝大多数病例为轻症,但急性期的剧烈疼痛和可能的长期关节损伤,足以让旅行计划彻底泡汤。
寨卡病毒病由寨卡病毒引起,普通成人感染后,约80%无症状,少数人会出现低热、皮疹、结膜炎等轻微症状,通常1周内自愈。然而,孕妇感染是最大风险: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小头畸形”(头部和脑部发育异常)及其他严重出生缺陷。由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孕妇或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尽量避免前往高风险区域。
旅行时需注意:
提前了解目的地蚊媒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情况和防控建议。注意,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区。
准备足量的防蚊用品,包括含避蚊胺、避蚊酯等成分的驱蚊液或喷雾、蚊帐、浅色长袖衣裤等;必要时准备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户外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在裸露皮肤处使用驱蚊液,减少蚊媒活动高峰期(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的户外逗留时间,防止被蚊虫叮咬;优先选择安装有纱门纱窗的住宿场所,使用蚊帐、电蚊拍或灭蚊灯等加强防蚊措施;清除住所周边的积水区域,防止蚊虫孳生;
如果出现发热等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入境时若出现相关症状,需主动向海关工作人员申报,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与检测等工作;回国后2周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说明旅行史,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资料 | 中国疾控中心
编辑 | 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