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本文刊载于2025年7月26日《文汇报》第2版:要闻
2025年上海经济半年报昨天出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GDP)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22.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增速与一季度持平,经济增长稳中有进,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
今年以来,上海持续推动宏观政策落地显效,创新动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6.54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5445.91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20739.70亿元,增长5.4%。
“上半年本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创新引领’的特点,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仍保持稳定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解读表示,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突出、创新产业有力拉动增长、市场运行活力较强、民营经济韧性显现等诸方面共同构成上半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向“新”而行,新动能成为增长引擎
细看这份半年报,经济增长稳中有进的同时,也在持续向“新”而行。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
工业增长提速的背后,三大先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持续凸显。上半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6.0%,增速分别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个和10.4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3%,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7%,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4.4%。高技术、智能化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产品产量增速分别达到1.3倍、49.0%。新型绿色产品供给迅速扩大,储能用锂电池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量大幅增长37.6倍和3.5倍。“从数据看,新动能持续培育带动产业升级成为显著特点,表明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正在发生变革。”沈开艳表示。
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相呼应,算力、大模型等新兴产业正在带动信息服务业快速增长。沈开艳留意到,1至5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1%,其中,与人工智能算力相关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倍。“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天开幕,以模速空间为代表,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已成型。高技术制造业、人工智能成为上海新动能发展的重要因素。”她说。
政策发力,“三驾马车”显韧性
“三驾马车”中,上半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6.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最快,达到19.8%;消费方面,一系列消费活动和以旧换新政策发力,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1.7%,扭转一季度负增长态势;外贸方面,上海实现外贸进出口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体现了经济的韧性。
上海外贸走出先抑后扬的韧性曲线。受全球外贸形势复杂多变的影响,一季度,上海进出口增速曾出现负值,但顶住压力之后,二季度实现进出口1.14万亿元,规模达到历史同期之最,7.2%的增速相比一季度由降转增,创下近8个季度以来的新高。
在分析这一韧性曲线时,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认为,面对关税战等外部复杂影响因素,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抢出口”,以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外贸稳步前行提供支撑。同时,新动能产品的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上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94.4亿元,约占全市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
消费品市场企稳回升。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0.41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一方面是政策累积效应发力,以旧换新政策、发放消费券等有力促进了消费,另一方面,上海抓住消费转型升级新趋势,体育消费、娱乐消费拉动作用明显。”王思政说。
提振信心,市场运行活力增强
采访中,专家们不约而同关注到上半年民营经济活力增强。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8%,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个百分点。“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3.6%,增速高于全市进出口总额21.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外向型优势凸显。”沈开艳说。
王思政认为,随着年初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上海发布《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提振信心、实现快速发展,“上海民营企业具有很强的潜力和活力,将是未来长远的经济增长点”。
市统计局表示,当前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下阶段要抓好“五个中心”建设年度任务,进一步激发市场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引擎,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积极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谈及下半年上海经济发展趋势,沈开艳认为,“两新”政策延续、科创税收优惠等政策持续发力将是积极因素,与此同时,随着“五个新城”建设提速,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记者:周渊)
来源:文汇报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姚懿晨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